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大勢研判 > 正文

          少數派投資創始人周良:大藍籌強勢風格周期遠未結束

          2019-01-03 00:30  來源:證券日報 劉冬

              ■本報見習記者 劉冬

              少數派投資創始人周良日前在接受《證券日報》專訪時表示,公司投資的核心理念是超額收益來自于市場無效的地方。希望能做到年化20%的收益率。

              去年少數派投資的四大方向選擇上沒有變化,主要為銀行、保險、地產和制造業大型龍頭企業,但進行了個股微調,投資組合中配置了進攻型和防守型的藍籌。“目前市場各自對大藍籌的定義不同,與其他私募基金的重倉股作過對比,發現重合度很小。除了低估值高分紅,在選擇大藍籌時很強調高確定性和可持續性。”周良表示。

              不過,大藍籌強勢風格周期從2016年下半年始已持續兩年,還能走強多久?周良判斷大藍籌這種強勢風格周期還遠遠沒有結束,原因在于市場對其認識還存在諸多誤區。他從市場供求結構、籌碼稀缺性、交易對手、估值等維度進行了論證。

              周良表示:第一,供求關系。從籌碼供應端來看,無論是新股發行老股增發,還是大小非減持,這些股票供應增量幾乎全部集中在中小盤股。而資金需求的都是大藍籌,原因在于現在增量資金不是營業部的中小投資者,而是外資,MSCI指數、滬深港通、保險資金等,還有一些價值型的公募私募。雖然這兩年市場低迷,但外資流入在不斷加速,滬深港通累計流入值已經6000億人民幣。

              第二,籌碼稀缺性。大多人的誤區是覺得大藍籌籌碼動輒幾千億元甚至上萬億元,怎么可能稀缺?工商銀行1.9萬億元的流通市值,但仔細分析它的持股結構,前十大股東持股占比96.28%,真正的A股自由流通市值是3%左右,只有600多億元,這就是你在A股能買到全世界最大銀行的量。而且這不是個案,四大行加在一起才2000億元市值。把市場上公認的三十幾只大藍籌加在一起,流通市值才2萬億元,現在的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流通市值是6萬億元,所以大藍籌是很稀缺的。

              第三,交易對手的行為。由于公募基金數據每個季度都要公布,比較透明,而且樣本數很高,長期分析研究公募基金持倉結構,發現大藍籌還沒有被超配,而且有些品種被嚴重低配了。

              第四,估值方面,雖然未有前三個因素重要,但放到中國股市歷史的長河、與全世界股票相比,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大藍籌都處于歷史低位,是A股的核心資產。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