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海外股市一片跌聲中,A股三大股指實現V形反轉。
滬指上漲1.82%,深成指上漲2.65%,創業板指上漲2.66%。
3月11日,看漲期權價格集體飆升,部分合約漲幅超100%。
上期資本結構性產品部負責人金士星表示,3月10日三大股指V形反轉,50ETF及300ETF認購期權價格隨之飆升。一些原本處于較深度虛值區間的認購期權隨著ETF現貨價格上漲,逐步向實值區間接近,期權價格快速上揚。這是目前場內ETF期權市場的定價有效性的體現。同時ETF期權交易形成的隱含波動率也為各類型場外權益類衍生品的定價提供了參考。
震蕩市機構操作偏謹慎
部分保險機構投資者接受中證君采訪時表示,目前A股在3000點上下表現出了較好的抗跌性。未來如果跌多了,還是以加倉為主。
某資管公司人士也認為,總體感覺目前A股相對比較穩。“雖然整體看多,但始終控制倉位,遇到劇烈波動的時候更是以輕倉觀望為主。”上述人士介紹。
外資關注這些領域
荷蘭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之一荷寶(Robeco)透露,A股信息技術板塊的強力反彈,已讓荷寶獲得一定收益。
“看好工業板塊,因為預計政府為提振疫情下的低迷經濟會加大基建支出,將給工業板塊帶來利好。消費股一旦出現需求回升跡象,就可擇機入場。而從長遠來看,可再生資源板塊仍是熱門選擇。”荷寶表示。
荷寶認為,疫情加速了電商、教育、醫療保健、金融等領域線上服務的推廣,這一勢頭有望長期延續。因此看好電商和教育板塊的投資。
荷寶表示,受疫情影響,某些上市公司的市場需求被延后,但并非損失了。DRAM半導體存儲器、晶圓板塊是兩個具有此特性的板塊,值得繼續關注。
瑞銀集團中國策略主管劉鳴鏑表示,美股基本面謹慎,A股總體樂觀。美股標普500最近6個月前5只股票達到了18%的權重,過去6個月只有38%的標普500的股票跑贏了指數。隨著海外投資人對疫情越來越深入的了解與認識,對一些股票的預期也發生了改變,對免稅店、旅游、奢侈品、汽車等有關行業都調低了預期。海外投資人普遍預期美國十年期國債利率會往1%的方向去。
對于今年A股市場,總體上保持樂觀。建議對創新和改革兩大主題多加關注。投資主題有四個,分別是借貸利率下降、行業整合、創新、國企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