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理事長張冬科在28日舉行的“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當前全球新經濟的發展如火如荼,擁抱新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同時,擁抱新經濟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當前資本市場的重要方向。
張冬科表示,高質量發展,從供給端看要解決好兩個問題:一是結構調整,要減少低端的、過剩的、耗費資源的、污染環境的產業,這是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解決的問題。二是要擁抱新經濟,利用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生命科學技術等來推動產業的發展和優化升級。
另外,擁抱新經濟也是當前資本市場的重要方向,資本市場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轉型發展戰略,要緊跟創新驅動戰略,緊跟軍民融合戰略等一系列的國家戰略,這是資本市場的基本職責,是責無旁貸的。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證監會關于開展創新企業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試點若干意見的通知,這是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重大舉措。新政策有三大意義:一是表明中國的資本市場是積極擁抱新經濟的,是緊跟國家轉型發展戰略的。二是向市場發出信號,中國的資本市場是有包容性的,是開放的。三是紅籌企業回歸A股,以及創新企業上市,將對資本市場一系列制度創新產生很好的推動作用,包括發展制度、監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
張冬科表示,上交所也在積極擁抱新經濟。“去年6月份,我們實施了新藍籌行動,就是新經濟+藍籌,我們重點要吸引和服務新藍籌企業。新藍籌企業分三類,一是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企業,二是新經濟企業,三是高技術企業,基本包括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當中的優質企業。同時,上交所在中國證監會的部署下,積極做好創新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存托憑證的準備工作。”
張冬科表示,未來上交所要在四個方面做好服務:一是對已上市企業的優化,包括重組、并購、再融資,提升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的質量。二是對擬上市企業的服務,包括新藍籌企業、創新企業,積極為這些企業的上市融資做好服務。三是為優質企業發債,政府項目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做好服務。四是做好培訓、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