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早間,中國證券業協會官網消息顯示,在回答有關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記者問中,中國證券業協會負責人表示,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證券業協會表示,根據滬深交易所統計數據,目前,兩市股票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維持在200%,低于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兩市總市值中的占比1%。股票質押融資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證券業協會就具體個案情況也向會員進行了廣泛調查,經了解,質押融資方通常為上市公司5%以上的大股東,相當部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為保持對公司的影響力和控制權,一旦出現違約風險,相關股東傾向于與證券公司協商通過補充標的證券及其他質押物、合同延期、展期等多種方式避免進入處置程序。個別最終進入違約處置的,需遵守上市公司股份減持規定中關于減持時間、比例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因此證券公司往往會協助尋找受讓方,通過協議轉讓、司法拍賣等方式變更股權持有人,真正從二級市場減持的金額非常有限。經向滬深交易所了解,2017年股權質押融資日均處置僅為已觸發違約風險融資額的萬分之一。與往年相比,目前情況未發現明顯變化。
中國證券業協會認為,截至目前,證券公司總體對股票質押融資業務風險控制是有效的,同時,行業經營狀況良好、財務穩健、流動性充足。
下一步,中國證券業協會將繼續組織行業機構切實發揮維護市場穩定、服務實體經濟作用,牢牢守住風險底線。一是加強與會員的溝通,及時了解掌握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高比例質押情形,發揮行業自律組織作用,協助交易所做好風險預研預判。二是繼續督促會員加大與質押人的協調力度,對經營正常但有臨時流動性困難的融資人,持續提供必要的支持,共同維護實體經濟健康、資本市場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26日凌晨,滬深交易所官網信息顯示,兩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總體可控。具體來看,截至目前,滬市股票質押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181%,股票質押總市值占滬市總市值的3%,其中,低于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在滬市總市值中的占比不到0.2%。上一周,上交所股票質押融資實際日均違約處置約1900萬元,未見顯著變化。從股票質押交易定位、風險防范機制和實際情況看,違約處置對二級市場影響非常有限。與此同時,截至目前,深市股票質押平均(按質押市值加權平均)履約保障比例為223%。低于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市值占深市總市值的比例不到2%,考慮到司法凍結、股份限售、減持限制等因素,在二級市場可直接平倉處置的比例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