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向杲 見習記者 楊潔
4月21日下午,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舉辦“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行時”分論壇。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梁濤在本場分論壇上表示,自2018年至今,銀保監會分三次共出臺34項開放措施,其中包含股比限制、外資機構業務準入條件、擴大外資業務范圍、優化外資監管規則、簡化行政流程五方面,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基本完成。
梁濤強調,未來還會在現有基礎上加大開放力度,下一步需有五個“更加注重”。
第一,更加注重制度型開放。積極落實外商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制度,鼓勵更多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加強國際金融監管合作,積極主動修改保險業監管規則,加快修改商業銀行資本金管理辦法,積極參與國際金融秩序治理等。
第二,更加注重開放的質量和效率。減少數量型準入限制,例如,盡快修改部分行政許可規章,明確境內外銀行投資入股中資商業銀行持股比例不受限等數量限制措施。
第三,更加注重公平和透明,對內資外資一視同仁。例如,通過縮短外資法人機構設立分支機構的籌建時間;取消外資銀行發行一般金融債券的金融審批等,支持外資企業在中國高質量發展。
第四,更加注重開放理念。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引導企業關注能源消耗和轉型升級的資金投入和支持,促進金融的可持續發展,提升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質量。
第五,更加注重開放的節奏和安全。在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同時,提高相關監管能力,一方面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關注,強化對輸入風險、通脹的監測。對疫情、氣候、科技等新型風險加強研究,特別注意做好海外突發風險的應對準備,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經濟社會發展護航。
“未來,中國在財富管理、不良資產處置、健康保險、養老保險和科技金融方面的市場是廣闊的,與外資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所以下一步將完善監管規則,完善營商環境,不斷激發市場活力,中外資在同一個軌道上共同促進中國銀行業、保險業的健康發展。”梁濤說。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