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曉璐
“今年以來,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上市公司作為實體經濟的‘基本盤’,總體上保持了穩定發展的勢頭。”據央視新聞5月10日消息,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從今年一季報看,上市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6萬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凈利潤1.4萬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實體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超過10%。實體企業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4.8%,上市公司持續加碼創新、投資未來。
“但近段時間以來,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影響,加之疫情散發,部分地區疫情對物流運輸、產業鏈穩定帶來影響,民營控股上市公司、中小上市公司經營困難明顯增加。”王建軍表示,證監會將落實好多項舉措,幫助上市公司等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深入貫徹資本市場支持振作工業經濟運行的18條措施,助力穩定產業鏈供應鏈,助力上市公司降本增效。落實資本市場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15條措施,提升中小微企業的政策獲得感,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
此外,證監會還將著力改善民營企業融資環境。王建軍表示,公平對待民營企業發行上市和再融資。完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機制,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發揮市場化增信作用,便利民企債券回購融資,鼓勵行業機構加大民營企業務投入。證監會將繼續優化監管服務,支持滬深交易所、北交所減免上市公司年費等相關費用,減輕上市公司負擔。研究出臺新的政策舉措,支持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和行業加快恢復發展。支持上市公司通過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式克服疫情影響,快速走出困境。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