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劉釗
在8月18日舉行的2022中國保定資本大會上,全國股轉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李永春介紹了北交所設立以來的有關情況。

李永春表示,九年多來,新三板不斷在改革創新中探索服務中小企業的新道路新模式。隨著北交所的設立,一條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小企業上市發展路徑初步形成。
一是搭建了層層遞進、協同聯動、一體化發展的市場結構。北交所定位于引領發揮龍頭撬動和反哺的作用,激發帶動新三板整體活力?;A層和創新層致力于企業的規范運營和成長培育,新三板和北交所相互銜接,分工明確,豐富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的成長路徑。使資本市場對支持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的功能更完善,服務更全面。
二是構建契合創新型中小企業需求的制度安排。北交所堅持服務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尊重中小企業發展規律,形成精準包容的發行上市制度、靈活多元的持續融資制度、穩定連續的股票交易制度和寬嚴適度的公司監管制度,以適應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
三是提高了資本市場對中小企業的能見度和可用性?;谛氯迨袌鲂畔⑴?、中介督導、持續監管的公開市場特征,通過形成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集聚、吸引市場投資前移、引導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逐步打造投早投小投新的市場生態。
李永春指出,北交所緊緊圍繞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的總目標,積極擴大企業規模,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營造良好的市場生態,著力提升市場功能。
一是初步實現了優質企業的聚集。10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1900億元,2021年的盈利面達到99%。近半數公司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凈利潤總額的增長超過23%,平均研發強度達到了4.7%,是規上企業的3.3倍,示范效應明顯。
二是上市后備企業量質提升。上半年受理北交所申報企業115家,40%以上的在審企業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同時,上半年受理新三板掛牌申請203家,其中七成企業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指標,42家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充足。
三是市場生態逐步優化。北交所投資者開戶數已經超過510萬,公募基金,社?;鸬葯C構投資者積極入市交易,入市資金的類型結構明顯改善。各類中介機構加大業務投入,各級政府部門商業銀行積極對接,形成了多方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圍。
(編輯 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