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9月1日,證監會制定并發布《關于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本次《意見》堅持投融兩端綜合施策,提出一系列硬招實招,對市場關心的重點焦點難點問題均給出“優化解”。
對于一直被市場關注底價發行制度,此次北交所在部署貫徹落實工作中提出,優化發行底價確定方式。調整信息披露要求,不再要求發行人提前確定發行底價,發行人可將后續詢價或定價產生的價格作為發行底價,進一步提升新股發行定價的市場化水平,促進一二級市場平衡發展。
本次北交所綜合改革提出,將統籌優化北交所公開發行承銷制度,調整發行定價和配售機制。北交所底價制度由精選層平移而來,市場建設初期在保護新三板原股東權益方面發揮了積極效果。經過近4年的運行,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特別是精選層由新三板一個層次變更為北交所,市場定價邏輯發生了變化,有必要堅持市場化的原則,進一步調整發行底價制度的適用安排。
市場人士表示,《意見》提出“改革發行底價制度,促進提高市場化水平。”這有助于市場各方在發行過程中充分博弈,形成合理價格,健全北交所估值定價功能。
北京金長川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劉平安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調整發行底價制度邁出了企業定價市場化的實質性步伐。
此外,《意見》還提出“優化新股發行戰略配售安排,放寬戰投家數和持股比例限制。”
市場人士分析,該舉措充分考慮了北交所市場實際,有助于更好滿足戰略投資者參與意愿,帶動更多投資者參與新股公開發行和二級市場交易。
在董秘一家人創始人崔彥軍看來,原有的發行底價制度已經不適應市場的變化,本次調整,由原來的固定金額的發行底價,調整為“不再要求發行人提前確定發行底價,發行人可將后續詢價或定價產生的價格作為發行底價”,有利于更好發揮市場化定價機制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