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股票頻道 > 證券要聞 > 正文

          解碼滬市公司投資價值提升路徑:穩業績、高研發、重回報 多措并舉強基筑本

          2024-04-21 20:45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田鵬

              近日,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新‘國九條’”)分階段規劃了未來5年、2035年、本世紀中葉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在目標引領之下,上市公司提質增效有了明確的“路線圖”,投資價值也在逐步凸顯。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共有1128家滬市公司披露2023年年報,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3.67萬億元。其中,八成以上公司實現盈利,650家公司實現盈利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中越來越多的公司也給出了慷慨的分紅方案。數據顯示,截至4月19日,共計900家公司拋出現金分紅方案,2023年已宣告利潤分配金額超過1.44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業績穩健、研發強勁、回報突出已成為滬市公司普遍具有的屬性,其投資價值也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青睞。以4月19日收盤價計算,滬市2022年分紅金額前200名的公司整體市盈率為9.71倍,仍處于安全低位,上證50、180、紅利指數等成分公司中也不乏業績優、估值低的公司。

              穿越周期經營穩健

              夯實價值基礎

              目前,滬市公司2023年年報披露已進入高峰期。截至4月19日晚間,共有1128家滬市A股公司年報“新鮮出爐”。整體來看,滬市已經在經濟發展的關鍵領域形成了一股有扎實技術積累和較強資金實力的引領力量,一批具有穿越周期穩健經營能力的優質企業集中涌現,并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以業績增速為標準來看,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公司中,有129家凈利增速逾100%,更有6家凈利增長超過10倍。例如,華電國際同比增速逾37.89倍,增速領跑。

              此外,一季報方面,截至目前,共有127家公司披露一季度業績,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501億元,歸母凈利潤298億元。其中,79家公司實現盈利增長,26家公司增速超過50%,進一步釋放了經營回升向好、穩中有進的積極信號。

              分行業看,多數行業整體向好,有19個申萬一級行業2023年營收同比增長,15個行業凈利潤實現整體增長或基本持平。其中,凈利潤增速排名前五的行業依次是社會服務、公用事業、美容護理、交通運輸、傳媒,同比增速分別達551%、143%、43%、34%和26%。

              市場人士表示,目前滬市已經匯聚了一批質優力強的上市公司,積極應對行業趨勢變化,通過以進促穩,實現經營業績的穩健增長,展現出穿越產業周期的韌性。

              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強化價值創造

              近年來,滬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力度,深度錨定高技術壁壘、高附加值、高成長賽道,“新”“質”底色突出。

              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滬市公司研發支出合計分別達到5324億元、5991億元、7676億元、9571億元,呈逐年上升態勢,近3年的平均復核增速高達21.6%。此外,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公司合計研發支出達6232億元。

              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運營商”為例,其持續通過創新引領,推動我國信息通信產業實現從“1G空白、2G跟隨、3G突破”到“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式發展。

              與此同時,這些技術驅動型產業公司也在積極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自己的“獨門功法”,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例如,華勤技術作為國內電子信息產業智能終端領域的鏈主企業,通過研發+數字化+智能制造增強產業鏈的核心競爭力。

              華勤技術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公司已發展成為具備先進的智能硬件研發制造能力與生態平臺構建能力,并在全球消費電子ODM領域擁有領先市場份額和獨特產業鏈地位的大型科技研發制造企業。

              強化投資者回報

              筑牢價值中樞

              解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提升路徑,還要站在投資者的角度審視企業價值,使其通過市場投資實現資產增值、取得穩定回報。

              實際中,滬市公司已經把投資者回報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過制定長期分紅方案、推動一年多次分紅、回購股份用于注銷、強化投資者溝通交流等,多維度展現上市公司價值主線,逐步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穩定、資產保值增值的良性循環。

              數據顯示,上述1128家披露2023年年報的滬市公司中,有900家拋出現金分紅方案,占比約八成。疊加中期分紅,2023年已宣告利潤分配金額超過1.44萬億元,728家公司分紅比例超30%。其中四大行、中國移動等8家公司分紅金額達到500億元以上,彰顯頭部企業的引領示范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總結近年分紅情況,滬市公司持續穩定分紅特征明顯,約547家公司連續4年分紅比例超過30%,71家公司連續4年分紅比例超過50%。此外,股息率是體現投資效率的重要指標。以4月18日收盤的股價計算,340家公司股息率超過3%,126家公司股息率超過5%。

              除了提高分紅力度,滬市公司也越來越注重分紅頻次,努力實現現金分紅與公司發展進步同頻共振,讓投資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業績紅利。從市場生態角度來看,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等也有利于強化市場的長期投資理念和構建良好的投資回報環境。2020年至2023年度,滬市實施中期分紅的公司數量分別為67家、66家、72家、110家。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廣汽集團、中國平安等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年兩次分紅的長期實踐。

              高分紅優回報成為滬市公司慣常做法,公司積極通過業績說明會、一圖讀懂年報、反向路演等搭建立體化投資者溝通渠道,向市場傳遞與投資者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的積極訊號。

          (編輯 何帆)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