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化學元素周期表
今年的市場行情此起彼伏,各種題材紛紛被挖掘,其中不得不提到化學元素周期表的“尋寶”大戰,資金進攻重點就是此前一直低調的各類小金屬品種。
不難發現,今年以來,補庫存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督查齊發力,已促使部分小金屬產品價格出現持續上漲,其中,小金屬鈦、銻、鎢、鉬和稀土價格呈現普漲,鎢制品價格更是不斷上調,而在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迅速擴張的背景下,電池產業鏈受益匪淺,鎳、鈷、鋰等金屬品種價格也均表現強勢。業內人士普遍預計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終端消費結構有所變化,小金屬的春天還將繼續。
產品價格的上漲也令行業業績出現回暖。洛陽鉬業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達16億元,同比增長175%;天齊鋰業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5億元,同比增長26%,華友鈷業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0.98億元,同比增長9723.35%,贛鋒鋰業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10億元,同比增長107%。北方稀土則在稀土企業中遙遙領先,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為3.49億元,同比增長917%。
有業內人士總結今年以來有色金屬板塊迎來的三波價值重估:一是在價格持續上漲背景下,2017年有色金屬企業盈利彈性顯現,估值吸引力逐步出現;二是在盈利好轉的背景下,有色金屬公司迎來去杠桿的絕佳窗口,財務費用壓力下降;三是在經營狀況和股價改善的背景下,積極進行轉型升級,估值中樞抬升。
(吳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