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趙子強 見習記者/徐一鳴
編者按:國家發改委發布《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9年1月10日起施行?!兑幎ā分饕槍π履茉雌嚠a業的投資管理做出了重大調整,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節能汽車及關鍵零部件,先進制造裝備,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汽車零部件再制造技術及裝備研發和產業化。分析人士認為,《規定》的出臺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明顯的提振作用,相關龍頭公司業績增長可期。今日本報特從市場表現、業績和機構評級等三角度對202只新能源汽車股進行分析解讀,供投資者參考。
逾2億元資金涌入6只個股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新能源汽車板塊202只概念股中,科泰電源、長鷹信質、銀億股份等3只個股本周以來累計上漲均在10%以上,雄韜股份、*ST東南、可立克、伊戈爾等4只個股周內累計漲幅也均達到5%以上。此外,光洋股份、天齊鋰業、奇精機械、上汽集團、曙光股份等5只個股也有不錯的市場表現,本周以來累計漲幅分別為:4.64%、4.30%、3.40%、3.11%、3.03%。
對于期間累計漲幅居首的科泰電源,公司圍繞電力設備和新能源汽車兩大業務板塊,實施雙輪驅動的發展戰略。電力設備制造板塊主要涉及備用電源、混合能源產品、輸配電產品等;新能源汽車板塊主要包括新能源物流車運營及動力系統研發制造等業務。公司注重通信、IDC、電力、交通運輸、石油石化、海外施工等重點行業市場,累積了豐富的行業運行經驗,尤其是在通信行業和IDC數據中心機房備用電源領域形成了良好的先發優勢并取得了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資金面上,濰柴動力(6474.12萬元)、科泰電源(5037.40萬元)、長鷹信質(3304.63萬元)、美錦能源(2737.51萬元)、上汽集團(2025.63萬元)、福田汽車(1350.02萬元)等6只概念股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均在1000萬元以上,合計吸金2.09億元。另外,華域汽車、奧特佳、上海滬工、智慧能源、小康股份、銅峰電子、藍海華騰、*ST東南、廣汽集團、伊戈爾等10只個股本周以來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也均超過200萬元。
逾七成公司年報業績預喜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行業內三季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上市公司共有達114家。其中,四川金頂、正海磁材兩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增長15倍以上,凸顯出較高的成長性。此外,包括美都能源、佳電股份、科大國創(30rr.3
17.17%)、東風汽車、京威股份、通合科技、悅達投資等在內的19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實現同比翻番。
進一步梳理發現,行業內已有77家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55家,占比71.43%。其中,雄韜股份、愛康科技、華鋒股份、新海宜、龍星化工、道明光學、泰爾股份、*ST東南、天汽模等9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有望實現同比翻番。
對于雄韜股份,公司預計2018年1月份至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000萬元至118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175.31%至224.86%。業績變動原因:報告期內,氫燃料電池投資建設開始呈現較好的利潤收益;鋰離子電池業務銷售額及利潤大幅度增長;越南工廠訂單飽滿,銷售額和利潤大幅度提高;公司努力降低產品成本,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從而獲得較大的利潤增長空間;公司開展系列的開源節流工作,費用支出減少,轉讓前期股權投資項目的部分股權,獲得投資收益;公司及子公司獲得政府補助資金以及美元升值,匯兌收益增加。
估值方面,板塊內共有30只概念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于A股平均水平(13.25倍)。其中,眾泰汽車(8.57倍)、長城汽車(8.56倍)、上汽集團(7.96倍)、濰柴動力(7.64倍)、京威股份(7.24倍)、華域汽車(7.09倍)、威孚高科(6.65倍)、三友化工(6.25倍)、永安行(4.99倍)、長園集團(4.21倍)等10只個股最新估值均不足9倍,后市表現值得關注。
23只概念股被3家及以上機構推薦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新能源汽車板塊中,包括比亞迪、銀輪股份、廣汽集團、上汽集團、寧德時代、中國中車、精鍛科技、當升科技、四創電子、旭升股份、億緯鋰能等在內的23只概念股近30日內被3家以上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對于機構看好評級家數最多的比亞迪,中郵證券表示,比亞迪作為我國新能源汽車代表,王朝系列新能源汽車正處于銷量增長期,并且產品還在不斷豐富,研發技術雄厚,具有三電研發加整車制造能力。其投資價值在于:1.銷量增加,公司營收增長;2.技術進步、成本改善,公司毛利提升。預計公司2018年至2020年每股收益分別為1.12元、1.41元、1.75元,對應的市盈率分別為51.23倍、40.68倍和32.78倍,給予“謹慎推薦”投資評級。
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華金證券表示,隨著《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落地,有效抑制了燃油車新增產能,有助于新能源車新增產能的有序釋放,利好新能源車的發展。雖然《規定》取消了部分動力電池的技術要求,但不意味著動力電池向高能量密度發展的大趨勢就此改變。在動力電池行業激烈的競爭中,具備核心技術且擁有高產能利用率的公司有望脫穎而出,建議積極關注:恩捷股份、當升科技、新綸科技、寧德時代等。
17:23 | 新開普: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樹維信... |
17:23 | 新開普:截至2025年7月10日公司股... |
17:23 | 興齊眼藥:公司無鼻炎用藥相關產品 |
17:23 | 英特集團:截至2025年7月10日股東... |
17:23 | 振華科技:公司管理層高度重視公司... |
17:23 | 眾信旅游:零售板塊線上線下全渠道... |
17:23 | 哈三聯:截至2025年7月10日股東人... |
17:23 | 海信視像:業務不包含光通信模塊 |
17:23 | 航發科技:公司擁有國際、國內先進... |
17:23 | 合百集團:安徽百大合家康農產品加... |
17:23 | 恒基達鑫:公司日常經營一切正常 |
17:23 | 建霖家居:墨西哥基地正在進行廠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