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1月3日,粵開證券研究院策略組負責人陳夢潔發表觀點認為春季行情值得期待。其統計了2015-2019年間申萬一級行業在元旦后一周及1月份的上漲概率和漲幅中位數,發現元旦后一周綜合、電氣設備、鋼鐵、機械、電子、傳媒的上漲概率和漲幅中位數相對較高;縱觀整個1月份,歷史來看交運、軍工、家電的上漲概率較高。
陳夢潔表示,2020年末收官,幾大指數均表現較好,全年A股各大指數全面上行。一方面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完成和疫苗獲批提振市場情緒,另一方面顯示出資金提前布局春季行情。從基本面來看,當前經濟復蘇的態勢仍在,且疫苗獲批上市,市場對上半年經濟繼續恢復較為樂觀,需要關注1月的年報業績預告,各板塊有條件強制于1月31日之前披露年報預告,需關注受損于疫情行業的年報資產減值風險。
從政策面來看,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整體基調較為積極,“不急轉彎”預示著財政和貨幣政策出現快速收緊的概率不大。由于基數原因,2021年的CPI大概率位于負值區間,PPI則延續溫和抬升,大概率不會對貨幣政策構成擾動,后續仍將保持逐步有序退出的長期判斷,政策環境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
從外部環境來看,當前疫苗研發進程持續推進,國內外也陸續啟動疫苗接種,有利于穩定市場情緒,寬松的總量政策對需求端形成提振,海外經濟中長期逐步回暖的概率依舊偏大,助推A股市場情緒回暖,依舊看好市場整體震蕩向上的趨勢。
配置方向上,陳夢潔認為,均衡布局于順周期、新能源、先進制造三條主線。其一,關注新能源產業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新增“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關注,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新能源產業鏈迎來發展機遇,板塊中長期將維持較高景氣,重點關注光伏、風電、鋰電、新能源車等板塊機會。其二,先進制造方向。在當前大國博弈和逆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關鍵技術領域實現自主可控已然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在2021年經濟八項重點任務中,包括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未來先進制造方向的政策紅利及發展機遇可期,重點關注新基建、醫藥、軍工等行業細分領域的國產替代投資機會。其三,緊握復蘇行情,依舊看好順周期板塊的投資機會。國內經濟仍處在持續復蘇的階段,順周期板塊依舊具備支撐邏輯。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供需改善帶動漲價預期提升,繼續看好有色、采掘等上游原材料的板塊的投資機會。內外需求實現共振,補庫存周期開啟,帶動機械、鋼鐵等中游制造業盈利復蘇。隨著經濟的進一步回暖及政策的扶持,下游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以及服務業也將得到進一步提振,具備估值提升空間。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