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7月21日早盤,三大股指出現分化。截至上午11:30,上證指數跌0.42%,報3290.80點;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漲幅分別為-0.17%和0.31%;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6139.55億元;總體來看,A股市場漲少跌多,4825只交易的個股中,上漲股為2096只。

從資金面來看,7月21日上午,北向資金凈賣出金額達9.98億元。

兩融方面,截至7月20日,滬深兩市兩融余額為16300.5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6.2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5310.9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18.1億元;融券余額為989.6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8.1億元。
表:7月20日申萬一級行業兩融交易情況:

制表:趙子強
對于A股市場的走勢,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2022年7月20日美股在大漲的基礎上繼續上漲,而A股收復3300點意義重大,多軍信心大大增強。同時,市場中出現四大積極信號:首先,國際大宗商品回落有望抑制通脹,美聯儲“鷹派政策見頂”,美股步入反攻周期,A股外圍環境將有所改善;其次,昨天北向資金流入36億元,這是一個重要變量;第三,今年上市公司增持和回購已經超過100家,這是在市場信心普遍不足時的一個異常堅定信號。第四,市場重新站上120天牛熊分界線意義重大。此外,在空頭的狂轟濫炸之下,股價卻為什么不再跌了呢?這背后發生了什么大家要思量思量。
操作方面,金百臨咨詢資深分析師秦洪表示,短線A股市場仍然有望保持相對強硬的走勢。由于交易型資金在不斷挖掘新的漲升先鋒,且賽道股所背靠的產業環境也不斷釋放出邊際改善的做多能量,所以,短線的交易型機會仍然多多。因此,在操作中,不宜過于謹慎,可積極跟隨交易型資金的動向尋找投資機會。
同花順行業方面,截至7月21日11:30,76類行業中有40類上漲,占比52.63%。半導體及元件行業居漲幅榜首,漲幅達2.78%,此外,電子化學品漲幅也超2%,居行業漲幅第二位;下跌行業方面,有3類行業跌幅超1%,煤炭開采加工行業居首,跌幅為2.38%。

從漲幅居首的半導體及元件行業看,截至7月21日11:30,行業交易中的151只個股,有138只上漲,其中,有4只個股漲停,有31只個股漲幅超5%。從資金流向看,半導體及元件行業今天上午大單資金凈流入額達21.85億元,居各行業第1位。

東吳證券表示,對于半導體設備,高基數背景下,市場普遍擔心下游客戶資本開支下降。然而,我們認為,晶圓產能東移背景下,本土晶圓廠開工率依舊較高,2022Q1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產能利用率均超100%,產能吃緊。2022年下游客戶資本開支仍有保障,本土半導體設備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
長城國瑞證券認為,全球電子行業整體進入下行周期,行業景氣度出現較大分化。消費電子需求收縮,進入去庫存階段,上游存儲芯片、面板等零部件的出貨量受到影響,三季度消費電子新品發布季,有望改善消費電子銷售頹勢;隨著各地穩增長促消費政策的發力,汽車銷量預期上行,提振車規半導體產品市場需求;半導體設備與材料、高端被動元器件等關鍵領域的國產替代進程仍在持續。投資方面,建議把握結構性機會,從賽道景氣度出發,關注半導體材料、高端被動元器件、汽車電子等投資主線。
標的方面,東吳證券重點推薦:拓荊科技-U、華海清科、長川科技、芯源微、至純科技、北方華創、中微公司、華峰測控、盛美上海;建議關注:萬業企業、精測電子。
(編輯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