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豆芽、板栗南瓜、百香果統統一分錢,還有這種好事?大家沒聽錯,在電商平臺app中買菜就是這么便宜。今年以來,阿里巴巴,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一場燒錢賣菜大戰愈演愈烈。
除了可以享受新用戶1分錢買菜,還有不少蔬果的價格僅為1.99元,比超市、菜市場還要便宜,很多朋友都專門下載app來薅羊毛。不過,菜賣的這么便宜,互聯網巨頭能賺到錢嗎?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社區團購市場發展迅猛,市場規模預計將達720億元,到2022年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千億元級別。而生鮮屬于高頻消費,對于互聯網公司來說流量價值巨大,有望帶動各大公司收入再上新臺階。
難怪互聯網巨頭會盯上賣菜,原來這是個不斷增長的巨大市場。那么互聯網巨頭的強勢入場會給行業帶來哪些影響?從社區團購做起,已經打下一片天地的興盛優選有關人士表示,還是會按照本身的節奏發展,不斷開拓新的城市,加速下沉市場的滲透。
今年以來,社區團購正在成為資本熱捧的風口。5月底,十薈團完成由紀源資本領投的8140萬美元的C1輪融資;7月底再次獲得鼎暉投資領投的8000萬美元C2輪融資;11月底,十薈團宣布完成1.96億美元C3輪融資。
今年7月份,興盛優選完成C+輪融資,金額約8億美元,本輪領投方為KKR,紅杉中國、騰訊、天一資本等跟投。
中國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表示,社區團購一定是未來新零售領域的風口之一。中國消費者已經享受到整個社區團購帶來的實惠、便捷安全以及高效服務。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他們依托自身強大的產業鏈、物流以及服務體系優勢,將大幅增加客戶黏性。
互聯網巨頭走到哪里,哪里就會面臨洗牌。在資本的力量下,行業格局如何演變仍未可知。從以前的網約車和共享單車的發展歷程來看,誰能在這個風口活下去并成為龍頭,誰就是最后的勝利者。
不過,對于“賣菜”如此剛需的市場,消費體驗一定是第一要素,燒錢補貼只是階段性的,這在共享單車、無人貨架等過往的競爭中已得到充分驗證。只靠燒錢大戰,而做不好履約、沒法提供好的服務體驗,最終都是一地雞毛。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