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幾個城市都出現了散發病例,如果出門的時候恰好跟確診患者同坐一輛車或去了同一家餐廳,就只能被隔離了。聽說花9.9元買份保險,萬一不幸中招被集中隔離,每天能領到150元?
還有這種好事?去網上查一查吧,小紅書上滿滿的“理賠日記”,熱心的博主們手把手教大家買“隔離險”薅羊毛。
便宜的不到10塊錢,貴的也就才四五十塊錢。疫情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是個頭,一杯奶茶錢買一年的保障,來個“隔離險”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
這么想的還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從今年四季度以來,“隔離險”增長速度非???。就拿慧擇平臺來說,月均投保“隔離險”的就有6萬多人。
你以為買的真能有賣的精?到理賠的時候就傻眼了。不理賠不知道,怎么有這么多條條框框呢?不是和確診病例坐的同一種交通工具,不賠;是密接免費集中隔離的,也不賠;次密接、非自費隔離、居家隔離、居家檢測、境外回國、全域管控,還有中風險地區投保的統統不賠!
這下知道了吧?一天一兩百塊錢的補貼哪有那么好拿?在買保險的時候,大家往往只關注它保什么,而忽略了它不保什么,反而那些不在理賠項目之內的才是大家應該好好了解的。
幾十塊錢也是錢,買杯奶茶不香嗎?所以,“隔離險”到底是護體神器,還是智商稅,大家好好尋思尋思吧。
(策劃 證券日報音視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