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升溫充電設施后勁不足
我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電動汽車保有量、建成投運公共充電樁最多的國家。1—10月,電動汽車產銷分別為51.7萬輛和4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5.7和45.4%。
在近日召開的2017第二屆中國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創新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副巡視員郭偉表示,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已全面鋪開,在充電技術方面持續創新,滿足了電動汽車的充電需要,但仍然存在基礎不牢固、發展后勁不足的問題。
“在常規的交流慢充、直流快充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了交流快充、高速換電、無線充電、直流超大功率充電等技術路線,還出現了柔性充電、矩陣充電堆、智能充放電等新技術。”郭偉直言,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后勁不足,則表現為缺乏互聯互通、利用率低、安全隱患等常見問題。由于車樁生產企業眾多,車樁充電接口特別是直流接口不兼容的情況依然存在,運營商平臺互聯互通的水平較低。
截至10月,全國累計建成公共充電樁19.5萬個,比去年同期增長82.2%;私人充電樁18.8萬個,較去年增長214%。這一數字,相比我國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萬個充電樁的目標還有些遠。
值得關注的是,公共充電樁的平均利用率不足15%,“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相對較小,且大多使用者都是自有充電樁,”郭偉說,充電行業盈利能力較低,商業模式還需進一步探索。由于布局不合理、維護不到位,部分地區還出現了不少的故障樁和僵尸樁。此外,充電接口安全標準也有待提升,私人充電樁安裝的體制機制障礙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