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雯珊
近日,2025首屆大灣區汽車產業出口發展大會在廣州南沙舉行。會上,“大灣區汽車產業出口聯盟”正式成立,標志著大灣區汽車產業協同“出海”邁入新階段。聯盟將整合區域資源,推動跨區域合作,聚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汽車貿易集聚區。
“聯盟已上線‘大灣區汽車產業出口資源對接平臺’專屬小程序,將構建互聯互通供需網絡,促進跨區域資源高效流通。”廣州市汽車服務業協會、聯合會秘書長王曉丹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數據顯示,上半年,廣州南沙汽車出口金額近60億元,同比增長近四成,穩居廣州各區首位。廣州海關通過優化措施提升通關效率約50%,上半年經南沙口岸出口汽車近20萬輛,同比增長超50%。
同時,廣州南沙汽車口岸作為華南規模最大的滾裝碼頭集群,擁有8個滾裝汽車專用泊位,年通過能力超300萬輛,配套約161萬平方米商品車堆場及23萬平方米汽車立體庫,可??繃H最大型汽車滾裝船。設立4家汽車出口服務基地,提供“新車上牌+轉移待出口+車輛注銷”等“一站式”服務,創新“穗港汽車出口快線”等規則銜接機制,車輛在港等待上牌時間從14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內,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
廣州市商務局市管一級調研員畢紀德表示,廣州市去年出臺促進汽車出口若干措施,統籌1.5億元財政資金支持汽車“出海”的品牌宣傳、海外倉建設等關鍵環節,并通過跨部門協作推出燃油車平行出口專用牌照、解決退稅難題,為企業打通“出海”堵點。如今聯盟成立將推動汽車“協同出海”,讓“好車走南沙”成為大灣區汽車出口的新名片。
另據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2024年經廣州南沙口岸出口中國香港地區新能源汽車超1.2萬輛,同比增長近兩倍,約占中國內地對中國香港地區出口汽車數量的一半,其中新能源汽車車型占比90%以上。
此外,在7月底,深圳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小漠國際物流港新增澳大利亞滾裝外貿航線,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遠海汽車船公司“贛江口”輪首次靠泊作業,1165臺比亞迪新能源汽車有序登船,標志著“小漠—澳大利亞”滾裝新航線正式開通。
據悉,這是小漠國際物流港自口岸開放以來開通的第10條滾裝外貿航線,汽車出口至澳大利亞最快僅需10天,進一步深化了粵港澳大灣區與澳大利亞的經貿合作,成為國內新能源汽車加速深耕澳大利亞市場的高效物流引擎。
今年7月份,小漠國際物流港滾裝作業達6個航次,刷新自身單月滾裝作業航次歷史紀錄,標志著滾裝作業實現常態化運營。目前,小漠國際物流港滾裝外貿航線已覆蓋全球六大核心區域,通達東南亞、中東、歐洲、南美洲、澳大利亞等地區,大幅縮短運輸周期,有效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獨具內引外聯樞紐優勢的中國香港,大力度強化了汽車出口服務布局。6月中上旬,2025國際汽車及供應鏈博覽會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辦,創下香港汽車展會史上四項之最: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內地汽車企業車展參與度最高、香港本地影響力最大,吸引了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小鵬汽車有限公司、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車企,以及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地平線機器人技術研發有限公司等近40家供應鏈企業參加。
“汽車產業鏈協同‘出海’是大灣區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大灣區車企有國內市場的規?;?,產品線比較全面,電動化技術具備優勢。整車企業、零部件供應商、物流企業、金融機構等應加強合作,形成合力,共同開拓海外市場,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技術標準輸出的轉變,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汽車產業生態。”深圳市灣眾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邱思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隨著大灣區汽車出口產業的持續發展和港口運行效率的不斷提升,大灣區正逐步構建起一個高效、協同的汽車出口生態體系。在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大灣區有望憑借其獨特的優勢,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國際化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上占據更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