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中醫藥“圈粉”背后:誤讀依然存在 行業亟待建立效果評價體系

          2020-02-20 16:01  來源:證券日報網 張敏

              本報記者 張敏

              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應用越來越得到重視。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明確了中醫治療方案。

              據業內人士透露,隨著政策的推動,中醫藥目前臨床應用范圍已經大大提升。而在此之前,中醫藥被力挺,但并未及時得到大規模臨床應用。這種現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評價中醫藥在此次抗議疫情中的作用標準是什么?中醫藥界人士對此事的看法如何?

              “中醫藥在歷史多次瘟疫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明末一場瘟疫讓眾多人喪生,以至于幸存下來的中醫都以治療瘟疫為主要研究,并形成為了溫派學說。”臨床中醫師呂振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醫藥能不能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尤其是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取決于作用機制能否明確、臨床效果能否評價。不過,中醫藥的發展有著其自身的規律和傳承,按照西方醫學的框架來規范中醫藥,這對于后者來說如同戴著鐐銬跳舞。

              協定方不是中醫藥治療的全部

              據悉,1月27日,國家中醫藥局以臨床急用實用效用為導向,緊急啟動“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醫藥有效方劑篩選研究”專項,在山西、河北、黑龍江、陜西四省試點開展清肺排毒湯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臨床療效觀察。

              根據國家中藥管理局的消息,據統計,截至2月5日0時,4個試點省份運用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病例214例,3天為一個療程,總有效率達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癥狀和影像學表現改善明顯,30%患者癥狀平穩且無加重。

              據記者了解,2月19日的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試行方案明確了中醫治療方案,其中,醫學觀察期推薦使用中成藥。臨床治療期推薦了通用方劑「清肺排毒湯」,并分別對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恢復期從臨床表現、推薦處方及劑量、服用方法三個方面予以說明。

              “清肺排毒湯”是否可以應用于所有新冠肺炎患者?臨床上應該如何使用?

              “清肺排毒湯準確地來說是一個協定方,即醫生根據大部分患者的情況擬定的藥方。在具體的執行中,還需要中醫辨證而治。”呂振羽向記者表示,不同于西醫,中醫講求的是一人一方,根據病人不同的體征,不同的階段進行治療,藥的配伍也會因此而不同,這也導致了單一的藥方不可能被大規模人群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醫藥的使用范圍。

              確定中醫藥效果評價標準有助于臨床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藥在治療中臨床評價效果標準、作用機制不明確等阻礙了中醫藥及時應用到臨床治療。

              2月14日,首個由中醫藥團隊接管的武漢市江夏區大花山方艙醫院正式接收患者,該醫院由中醫藥專家領銜、中醫治療為主。

              作為江夏方艙醫院的總顧問,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綜合數據比對,可以得出結論: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能顯著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縮短病程,提高臨床治愈率,減少危重癥的發生率。

              據張伯禮院士團隊觀察數據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為5.15天,比單純西醫少兩天;體溫恢復時間為2.64天,比西醫少1.7天;平均住院天數少2.2天,CT影像好轉率高22%,臨床治愈率高33%,普通轉重癥比率低27.4%。

              2月18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表示,對于中藥,在做一些試驗,這些中藥在實驗室顯示了對細胞的效果,一旦有證據的話,可以放心用,特別是對于早中期患者。

              呂振羽中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張伯禮院士用數據說明了中醫藥的治療效果,這也使得中藥在抗擊疫情中的療效效果有了標準,即中醫藥在治療輕癥、減少重癥的發生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將有助于中醫藥在以后的臨床應用。

              行業發展“痼疾”亟待解決

              近年來,中醫藥的發展得到了政策的一系列力挺。近日,科技部完成2019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立項工作,此次共立項項目43項,中央財政投入經費4.2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重點專項是“十三五”期間中醫藥唯一的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旨在制定一批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病的臨床方案,加快中醫藥服務的現代提升和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的發展,助力中醫藥現代化等。

              除了中醫藥現代化的研究,在呂振羽看來,“對中醫藥的療效進行客觀的評價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中醫藥對某種疾病產生的臨床治療效果一定是可以評價的,但目前開展這項業務的第三方平臺很少,這也制約了中醫藥介入社會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的臨床治療中。”

              此外,呂振羽認為中醫隊伍的培養和中醫文化傳承的也十分有必要。“中醫藥更多的是靠醫生的水平和質量。目前中醫隊伍整體質量參差不齊,這也導致中醫藥治療效果受到影響,從而也影響了中醫藥的臨床應用。”呂振羽向記者表示。

              “目前大城市對優秀中醫的虹吸作用比較強,好的中醫大部分都在大城市診療。未來中醫藥的發展壯大,前提之一是中醫水平的整體提升。”呂振羽向記者介紹。

          img_19114377475e46a5b8935a1.png

          (編輯 才山丹)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