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豪悅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9月14日,今年國內文娛行業(含傳媒、游戲、元宇宙、社交、體育)共發生13起投融資事件。而2022年國內文娛領域投融資事件為96起,2019年該數據為2158起。
艾媒咨詢CEO兼首席分析師張毅向記者表示:“現在機構的投資邏輯變了。早些年憑借一個概念和包裝漂亮的團隊就能帶來投資的現象開始減少。”
從具體領域來看,相比2022年,元宇宙、社交領域的投融資事件降幅均超過90%,傳媒領域降幅達到83%,游戲行業降幅為77%。據記者統計,國內社交領域今年只有1家企業融資,2022年為13家;元宇宙領域今年有4家公司獲得融資,而2022年為41家。
張毅認為,純社交平臺在技術上提升的空間有限,人工智能等風口來臨讓資本市場對技術的關注進一步提升。
談及元宇宙領域的變化,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元宇宙產業委執行主任于佳寧向記者表示:“在技術和概念創新初期,市場往往會對一個新興領域產生極大的熱情,投資者紛紛跟風,希望能夠從中獲得超額回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對這個領域的認知逐漸清晰,對于哪些企業真正有潛力、哪些只是炒作開始有了更加明確的判斷。”
值得一提的是,影視市場今年暑期檔觀影人次和總票房均打破歷史記錄。但年內影視相關融資卻為零。
“暑期檔剛過去沒多久,這種爆發也集中在下半年,在此背景下融資的恢復還需要時間。”中娛智庫創始人兼首席分析高東旭向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