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避險意識不斷增強
對于企業來說,經歷過一次次的匯改,也從中積累了豐富的防范匯率風險經驗。隨著匯改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學會了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避險。
“匯率穩定有利于涉外經濟部門有效地管理經濟活動成本,更好地提升對外活動的規模和水平。”鄂志寰表示,匯率穩定不等于匯率水平長期不變,而是在浮動匯率制下,通過建立完善的外匯市場體系,提供足夠的對沖手段,實現匯率穩定的目標。
“公司在過去兩年遇到了很多次匯率波動風險。對人民幣匯率的預測更加市場化了,難度增大了。為此,公司對遠期鎖匯和期權等金融產品的需求增多,匯率風險管理成本也在增加。”宇通客車海外市場部副部長常浩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位于福建省石獅市的斯曼郎服飾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鴻財近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公司作為當地的服裝外貿企業,目前主要采用人民幣直接結算的方式來規避匯率風險。據了解,目前石獅市采用人民幣進行直接結算的出口企業顯著增多。
針對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有所走軟,吳鴻財表示,人民幣匯率短時間走貶,對外貿企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是利好,企業可獲得更多的營業外收入。但長期來看,匯率是震蕩起伏的,短期的收益不是企業經營的目標,企業更看重的是出口產品在目標市場的競爭力,能否提振當地的消費需求才是一個企業長遠的考慮。
連平認為,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在一定區間內波動,這對于企業來說是有利的。匯率波動相對小些,企業定價比較方便,交易成本也可以小一些。
在連平看來,國際上匯率避險的各種衍生工具已很成熟,只要企業愿意付出一些成本,匯率風險是完全可控的。但目前使用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企業仍然較少,這就導致金融機構提供衍生品服務的費用偏高。待規模壯大后,金融機構之間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定的競爭,那么價格就會相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