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
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對此,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部主管程實表示,本次降準在春節前如期而至,符合此前預測。本次降準有望發揮三重功效。
第一,從方向來看,在2018年連續四次降準之后,本次降準適時接力,釋放增量流動性約8000億元,再度確證了穩健中性、邊際趨松的貨幣政策立場,將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和風險偏好,從而加快“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
第二,從節奏來看,本次降準分兩步落地,主要用于針對性地緩沖春節前市場的流動性緊張局勢。在當前美股劇烈波動、全球市場情緒逆轉的背景下,此舉有助于提前遏制流動性風險,避免其在高杠桿水平下向信用違約風險傳導。
第三,從結構來看,本次降準進一步置換了MLF存量,有望繼續消除MLF對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的“價格歧視”,從而加速紓解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融資瓶頸,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及時激活市場微觀活力。
展望未來,程實認為,包含本次降準在內,2019年全年預計將有至少250bp的全面降準或定向降準,以進一步發揮上述三重效應,從而為“穩增長”托底,為“促改革”打開政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