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一年一度的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將于下周召開。根據以往經驗,本次會議將在總結2018年的工作基礎上,對2019年國企改革進行部署。
回看2018年,國有企業改革可以說全面鋪開。隨著第三批混改試點企業名單逐步揭曉,第四批混改試點也在積極推進;而在改組、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方面,國資委在前兩批共10家試點企業的基礎上,再次將“兩類公司”試點名單擴容。目前,11家中央企業正積極上報方案;除此之外,為打通改革“最后一公里”,國資委還于去年正式啟動國企改革“雙百行動”,224家中央企業及其子公司,以及180家地方國資企業入選。
“國務院國資委每年召開的央企、地方負責人會議,都會根據當年國民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任務、結合國家重大戰略實施、考慮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等多方面,對新一年的工作做出重要部署。”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預計今年國企改革將呈現以下特征:一是改革的重點將圍繞“兩類公司”的組建與授權來展開;二是混改將從非公資本引入的“混”走向更深層面的“改”,著力于混改企業體制機制、管理制度改革,以改革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與管理效率;三是將更加關注微觀主體的活力,并購重組、去杠桿、“僵尸企業”清理處置與社會職能剝離將持續推進。
昨日,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2019年完善國有資產管理,調整出資人權責事項,持續改進監管方式,實現從管企業向管資本的轉變,仍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國務院國資委有關領導在赴央企及各地進行調研時頻繁提出,要“加強自主創新”、“以創新驅動發展”。
劉興國表示,最近幾年,創新發展可以說是監管部門要著力抓好的重點工作之一,基于此,考慮到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巨大外部壓力,預計“推動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突破,促進國有企業提高發展質量”將會成為今年國企改革最突出的重點任務之一。與此同時,針對當前我國制造業發展困局,配合“制造強國”戰略實施,預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制造業企業加快發展”也是今年的重點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