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左永剛
2月28日,由華夏經濟學研究發展基金會·梅花與牡丹家庭財富論壇、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辦,《理財周刊》和恒昌公司承辦,梅花與牡丹家庭財富論壇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長、大成基金副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姚余棟出席研討會,并以“知否,知否,應是新常態繁榮”為題發表了演講。姚余棟預計,2019年一季度到2020年一季度中國再次進入新常態繁榮,第二次新常態繁榮,一共兩年。
談及第二次新常態繁榮特征,姚余棟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全球流動性不足得到了緩解。美國經濟經過了一個非理性繁榮,現在開始下行。美國制造并沒有興起,而美國經濟拉動還是靠消費者,而消費者帶來的是經常性賬戶的逆差依然比較大。所以,美聯儲已經開始暫緩加息,全球流動性不足可能轉向恢復。
“這種情況下,大宗商品將有所起色,全球大宗商品,包括油價,也不會特別低了,但也不會特別高。在這種時候,新市場就得到了一個壓力迅速的解除,新興市場分化比較嚴重,凡是受大宗商品影響的新興市場國家將來壓力依然比較大。但新興市場的貨幣危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其中各國的情況不一樣,總體來說,還是有比較大的改善的。”姚余棟分析稱。
二是人民幣匯率已經趨于穩定,外匯可能有一定規模的流入,人民幣面臨升值壓力。在全球流動性開始逐漸有所充裕的情況下,在人民幣穩定且有一定升值壓力的情況下,會有一定規模的外匯流入中國。我們看到這個流入的方式也變了,以前是經常性賬戶順差,然后我們雙順差,這次是經常性賬戶的順差減少,資本賬戶的順差拉大。這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應有之意,一個國際貨幣發行國應該是經常性賬戶逆差,資本賬戶順差,以此完成這樣一個國際貨幣的大循環。所以,人民幣國際化的地位將繼續加強。
三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偉大的創新,并且已經給我們打造了一個非常好的更高質量增長的基礎。中國經濟事實上已經是雙輪驅動,制造業依然是全球制造業中心,同時新經濟已經占了中國經濟的50%左右??苿摪寮磳⑼瞥?,并且一定會成功,這將給我們新經濟又造就了一個強大的發動機。
綜上,姚余棟認為中國經濟已經進入第二次新常態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