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15日在《關于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發布和工作部署會議上表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并未因疫情影響而放緩,《意見》的發布彰顯了我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的鮮明態度和決心。部分重大創新政策也在穩妥有序推進,包括探索建立與大灣區發展(00737)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跨境理財通”機制等重大措施,正在進一步完善,將在條件成熟時陸續推出。
“在《意見》制定過程中,部分開放創新工作已經穩步推進并落地。”潘功勝介紹,例如,在民生金融方面,人民銀行根據各方意見,已經制定推出近期大灣區內社會訴求較為強烈的幾項金融政策。包括采用遠程方式,為港澳居民代理見證遠程開立內地銀行結算賬戶試點,并逐步擴大機構使用范圍和規模;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使用移動電子支付;港澳版銀聯“云閃付”、微信和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等項目均已投產。
在投融資便利化方面,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融資便利化和貿易新業態外匯管理等舉措已在廣東進行初步嘗試。2019年以來,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廣東自貿區率先開展貨物貿易收支便利化、資本項目本外幣收入支付便利化試點。
潘功勝指出,部分重大創新政策也在穩妥有序推進,包括探索建立與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跨境理財通”機制等重大措施,正在進一步完善,將在條件成熟時陸續推出。
“粵港澳大灣區金融開放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聯動,形成有效工作合力。”潘功勝表示,下一步,要堅持抗擊疫情和金融改革開放兩不誤,加快推進金融改革開放事業。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大力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產業發展,會同地方做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
潘功勝強調,《意見》的出臺,將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注入經濟增長新動能,為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提供堅實的金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