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
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等相關部門,落實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的法治建設,強化市場紀律,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強化債券市場信息披露要求,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和信用評級體系,推動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更加健康發展。
⊙記者黃紫豪○編輯陳羽
關于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推動征信體系建設和發展,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25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了最新表態。對于堅持征信市場市場化、法治化和科技化發展,陳雨露總結了三個關鍵詞——“嚴監管”“強供給”“保安全”。
陳雨露表示,人民銀行對征信市場實施“嚴監管”,將繼續完善征信業務管理辦法,將所有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的,用于判斷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的信息服務,全部納入征信監管,實行持牌經營。對非法從事征信業務的行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在“強供給”方面,陳雨露表示,在不斷完善人民銀行二代征信系統的同時,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引導民營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發展市場化的征信機構。要繼續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鼓勵開放競爭來增加高水平的征信供給,不斷提升本土征信機構的國際競爭力。
對于征信市場的“保安全”,陳雨露解釋為兩層含義:一是確保各類征信系統網絡環境、技術架構的安全性;二是采取措施,切實加強對征信信息的保護,特別是個人征信信息的保護。
“對發生了信息泄露,甚至違規倒賣客戶數據的金融機構、征信機構以及相關責任人,人民銀行將依法從嚴懲處,形成監管震懾。”陳雨露介紹,人民銀行還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打擊以大數據公司、大數據征信名義非法買賣個人信息的行為,查處以信用信息服務、企業征信服務名義招搖撞騙的行為。
陳雨露介紹,目前,人民銀行牽頭的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是全球最大的征信系統,同時由市場化的征信機構自主采集的企業和個人征信信息,目前也成為我國征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征信體系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服務實體經濟、優化營商環境、增強社會誠信意識等方面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陳雨露表示,在助力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征信服務方面,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征信系統減免征信報告查詢費用累計已將近10億元。人民銀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促成中小微企業融資已經達到近2萬億元,超額完成了全年8000億元的目標任務。
對于近期債券違約事件,陳雨露說:“客觀來看,既然是債券市場,債券違約是債市發展當中打破剛性兌付的一種現象,通過違約數據檢驗,可以形成債券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有助于我國金融市場信用建設。”同時他表示,要高度警惕違約企業發生虛假信息披露,或者是欺詐發行甚至是惡意“逃廢債”等違法違規行為。
陳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證監會等相關部門,落實監管職責,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的法治建設,強化市場紀律,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同時,強化債券市場信息披露要求,完善信用約束機制和信用評級體系,推動金融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的信用體系建設更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