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見習記者 劉釗
10月12日,生豬期貨主力合約一度突破24000元/噸,最高價為24150元/噸,創2021年5月以來新高?,F貨方面,中國養豬網數據顯示,10月12日,外三元生豬價格為26.82元/公斤,較年內最低價格11.78元/公斤上漲127.67%。
10月9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消息稱,近日將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豬肉儲備。
農業農村部豬肉全產業鏈監測預警首席分析師朱增勇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供給端來看,9月中下旬開始,二次育肥壓欄現象就明顯增加。因看好第四季度市場行情,許多養殖戶通過購買養殖企業繁育生豬進行二次育肥,一些中小養殖戶壓欄現象明顯。這些生豬預計將在第四季度集中釋放。此外,6月份和7月份全國規模豬場新生仔豬數同比分別增長8.1%和7.5%。這預示著元旦、春節期間的豬肉市場供應基礎也比較好。從消費端來看,無論是短期消費或是長期消費,由于生豬價格持續上漲,已對消費產生了明顯抑制作用。”
浙商證券農林牧漁首席分析師孟維肖進一步表示,“二次育肥爭搶豬源加劇標豬供應壓力。養殖戶看好11、12月旺季行情,二次育肥戶與屠企爭搶標豬,分流部分本應上市屠宰的豬源,加劇了供應緊張的局面。其次,生豬調運存在防疫和交通壓力,導致生豬上市量有限,屠宰場收豬難度加大。十一收假后,散戶出欄積極性或增加,而需求端離傳統的腌臘、灌腸等消費旺季尚有時日,缺乏有力的利好支撐,豬價或以企穩為主。”
上海鋼聯農產品事業部生豬分析師高婷婷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國家收儲和放儲一樣,是對于當前市場的整體調控,主要針對價格的暴漲暴跌和價格異動,以穩價保供作為初衷,主要還是影響市場心態,循序漸進改變長期趨勢,起到導向作用。”
朱增勇認為,“目前生豬市場價格已處于2021年5月份以來最高價位,需要注意的是,四季度生豬市場或受到生豬二次育肥集中出欄造成的短時供給增長、生豬價格過高、消費需求下降帶來的市場風險。”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