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8月17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的專欄文章《金融支持宏觀經濟回升向好》指出,宏觀經濟有望延續好轉態勢,未來與金融數據將更加匹配。當前金融數據總體領先經濟數據,主要是宏觀政策和金融靠前發力、實體經濟恢復時滯導致的階段性現象。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疫后消費和經濟恢復都需要時間。國際上,美歐疫情防控剛放開的2021年,M2增速也普遍高于其名義GDP增速。我國疫情平穩轉段剛半年左右,居民消費傾向和疫情前相比還有差距,民間投資意愿有待提升,這些挑戰都是復蘇過程中的正?,F象。
從當前形勢看,疫情后經濟恢復步入了正常軌道。經濟循環和居民收入等已出現積極好轉,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速持續高于全部投資,上半年國內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別增長超6成和9成,民營企業自主品牌出口實現兩位數增長。上半年GDP同比增長5.5%,全年預期經濟增長目標有望實現,在主要經濟體中仍處于較高水平,經濟與金融增速間的缺口將逐步彌合。
從長遠趨勢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15年中等收入群體將增長到8億以上,市場規模優勢龐大??萍紕撔聞恿Σ粩嘣鰪?,綠色轉型穩步推進,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蓄,應對超預期挑戰和變化仍有充足的政策空間。對經濟持續穩定增長要有耐心、有信心。
下階段,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精準有力,根據形勢變化合理把握節奏和力度,穩固好實體經濟恢復向好勢頭,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支持實體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