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琪
10月20日,新一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出爐。
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0月20日,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4.2%。兩個品種LPR均維持前值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央行在10月16日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時,操作利率保持2.5%不變,表明當月LPR的定價基礎未發生變化,這在很大程度上預示當月LPR會保持不動。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銀行缺乏繼續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和空間。一方面,資金利率持續位于高位,銀行市場化負債成本上行,LPR加點下調受限。8月份以來,受政府債發行放量、信貸延續轉暖等多重因素影響,機構融出心態相對謹慎,資金面整體呈現收斂態勢,資金利率大多時間在政策利率上方運行。另一方面,新增和存量貸款利率已明顯下行,LPR繼續下調空間相對收窄。
據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在10月13日央行舉行的2023年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介紹,9月份企業新發放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85%,比上年同期低14個基點。同時,推動降低存量首套房貸利率政策落地,有效減輕居民利息負擔,改善消費者預期,增強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9月末,存量住房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29%,比上月末低42個基點,取得了顯著的下降幅度。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銀行正在下調存量首套房貸利率,不可避免地會對銀行利息收入帶來一定影響,而目前銀行凈息差正處于有歷史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盡管9月份降準落地,會為銀行每年降低大約60億元左右的資金成本,而且銀行正在實施新一輪存款利率下調,綜合考慮各類影響LPR報價加點的因素,當前報價行主動下調LPR報價加點的動力不足。
截至目前,今年以來LPR已經歷了2次下調。其中,6月份,1年期LPR和5年期以上LPR同步下調10個基點;8月份,5年期以上LPR保持不變,1年期LPR單獨下調10個基點。
在王青看來,未來LPR可能還有一定下調空間,特別是5年期以上LPR單獨下調的可能性較大。
“三季度經濟運行回暖,接下來宏觀政策將繼續發力,著力擴大內需。加上當前物價水平偏低,考慮價格因素后的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偏高,未來MLF操作利率還有下調空間。這樣來看,短期內不能完全排除MLF利率下調帶動LPR跟進調整的可能。為推動樓市企穩回暖,新發放居民房貸利率整體上或仍需進一步下調。”王青預計,未來5年期以上LPR報價還有30至40個基點的下行空間。這意味著未來即使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5年期以上LPR單獨下調的可能性也比較大。至于保持銀行凈息差基本穩定,將主要依靠合理下調存款利率等方式解決。
溫彬認為,面對我國商業銀行凈息差持續收窄,利潤增速有所下降的情況,預計后續對于協議存款等利率相對較高的產品也將進一步強化自律規范,以使利率政策在多重目標中保持動態平衡,負債端成本管控仍將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