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萌
11月1日,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48180.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7%。其中出口19720.6億元,下降8.2%;進口28460.1億元,增長22.4%;服務貿易逆差8739.4億元。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陳建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前9個月我國服務貿易整體規模保持穩定增長,顯示出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服務貿易在外貿中地位日益重要;不過,出口下降8.2%,服務貿易逆差擴大,說明我國服務業總體的國際競爭力還有待提高。
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從兩方面介紹了前9個月服務貿易發展呈現的特點。第一,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1月份至9月份,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20259.5億元,同比增長8.6%,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42%,較上年同期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11512.9億元,增長10.4%,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8746.6億元,增長6.4%。第二,旅行服務持續恢復。1月份至9月份,旅行服務進出口10540億元,同比增長69%,繼續保持增長最快的服務貿易領域。其中,出口增長51.9%,進口增長70.4%。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以來我國服務貿易保持穩定發展,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穩中有升,旅游服務貿易明顯增長,結構進一步改善。尤其是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進一步發揮“穩定器”作用。
在陳建偉看來,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是我國產業向上升級,實現由低端制造向高端服務轉型的重要體現。未來可鼓勵企業積聚創新要素、促進知識產權貿易,并支持更多專業服務外包企業拓寬業務范圍,發揮專業服務優勢,從而進一步優化服務貿易結構。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日,商務部公布了近日印發《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第四批“最佳實踐案例”》,在前三批“最佳實踐案例”基礎上形成新一批共計25個案例做法。這些案例做法主要聚焦擴大對外開放、提升便利水平、創新發展模式、健全促進體系、優化政策體系、健全統計體系、健全統計體系等7個領域。
陳建偉認為,下一步,各地在服務貿易發展中可借鑒參考這些案例。一是引進優質服務企業,深度整合產業鏈資源,打造專業服務集群。二是完善金融支持政策,補齊鏈條資源不足環節,比如在知識產權貿易方面提供融資支持。三是創新應用新技術,優化監管流程,支持科技服務和數字貿易等新興服務業發展,比如在數據出境等方面先行先試。四是創新市場化定價和交易機制,提供“一站式”高標準服務,助力科研成果轉化和知識產權運營。
展望未來,陳建偉表示,現階段服務貿易總額雖保持增長,但增速放緩。隨著各地加強創新實踐,知識密集型服務等新興領域有望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全年服務貿易質量有望得到整體提升。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