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麗新 見習記者 陳瀟
近日,有市場消息稱,監管機構正在起草一份中資房地產商白名單,可能有50家國有和民營房企會被列入其中,上述企業將獲得包括信貸、債權和股權融資等多方面的支持,這一名單較今年年初具有系統重要性優質房企的范圍有所擴大。
上述消息稱,這份白名單接近完成,將在數天內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亦有出險房企亦入選該名單。
對此,《證券日報》記者聯系多家頭部房企了解情況,其中萬科回應稱不予置評;龍湖亦表示暫時尚未得到確認,不予置評;美的置業同樣回應稱上述消息暫時還沒得到確認。不過亦有其他房企表示,正在積極了解情況,地方政府也在幫助企業了解能否入選白名單從而得到支持。此外,還有頭部房企表示,暫未得到確認,但有銀行在主動進行溝通。
盡管消息尚未得到相關確認,但不可否認,房企正翹首以盼,該消息亦在市場掀起陣陣漣漪。
事實上,當下房企融資仍然存在堵點。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3年10月份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為276.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6.2%,環比下降19.5%。2023年1月份至10月份,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總額為5875.1億元,同比下降8.9%。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若消息屬實,監管部門將對白名單中的50家房企給予更大力度金融支持。
“若白名單制定落地,金融機構融資支持扎實落實,房地產企業流動性有力緩解,房地產企業風險蔓延將會明顯受到遏制,標志著防范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進入了新階段。”劉水如是稱。
“從目前來看,全國銷售排行榜TOP100的房企是最有可能獲得此類資金支持的,或者說最有可能進入到白名單的系統中。同時此類白名單的制度推進,也會考慮一些房企在行業中的系統重要性,尤其是全國布局或行業影響力大的房企。”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出險房企若是債務風險化解積極有成效、企業治理結構優質、房企的債務風險開始縮小為流動性風險,那么也完全可以給予積極的支持。”嚴躍進表示,若要提及要擴圍,說明參與的金融機構數量會增多、銀行投放的力度會增大,各類房企進入此類名單的門檻或略降低,以使得支持的覆蓋面進一步增強。
此前11月17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三部門聯合召開金融機構座談會,研究近期房地產金融、信貸投放、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等重點工作。會議強調,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對正常經營的房地產企業不惜貸、抽貸、斷貸。繼續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營房地產企業發債融資。支持房地產企業通過資本市場合理股權融資等。
(編輯 孫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