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兩會報道組 劉琪 李春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打好防范和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重點是防控金融風險。3月8日下午,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的政協委員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會上,對于如何把握金融監管尺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黨委書記胡曉煉表示,在防控金融風險中有一種風險是,一些大的金融控股集團在經營過程中出現了違法違規問題,形成了巨大的風險隱患,對于這種風險隱患必須要及時消除。
她談道,像這種風險比較大的金融集團,有比較明顯的特點,比如杠桿率非常高,大量舉債。同時,這些機構在法人治理方面也不夠健全,無論從股東還是經理層都存在一些問題。這些機構在經營中出現異化,一旦發生風險,對市場影響較大。
為此,監管部門積極地出臺了一系列的監管規定,采取了一些強有力的措施來化解風險,也就是“拆彈”,不讓“黑天鵝”飛起來,也不讓“灰犀牛”沖出來。作為依法合規經營的金融機構,我們對監管部門嚴監管、強監管非常擁護,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穩妥、有序的市場環境,在這個環境里金融機構才能做好自己。
在談及對于監管機構的建議時,胡曉煉表示,首先,監管機構應該把著力點放在強化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上。第二,對于監管的空白點要及時彌補,消除一些灰色地帶,讓“渾水摸魚”的能夠現形。第三,監管要有效協調,在各個領域、不同機構都要有效協調,一種金融行為要有一個監管的標準,不能出現那么多“套利”的行為,這樣那些依法合規的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才會不吃虧。
此外,她希望監管機構在出臺監管規定的時候,要加大和市場的溝通,以防對金融機構的行為和對市場產生沖擊。并且希望監管要提高效率,增強針對性,不能把審批當成監管,要讓金融機構在明底線、知邊界的情況下努力做好經營工作,為實體經濟的服務創造更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