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
發展新能源實現降碳目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大力發展新能源,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
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大勢所趨,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成為“尖兵部隊”。隨著新基建的大舉布局,以光伏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產業也將迎來新一代機遇期。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認為,加快碳中和目標實現,很大程度上基于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經濟體系。他表示,作為更安全、更環保、更便宜和更方便的能源,光伏將在能源轉型和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成為主要力量。并且,隨著光伏行業從依賴政策支持過渡到具備成本競爭優勢,商業投資將繼政策支持后成為推動清潔能源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持續推進能源格局優化和產業結構調整。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化工研究院首席專家張明森認為,要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一方面要逐步減少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另一方面要切實提升可再生能源的消費占比。他建議,制定相關鼓勵政策,推動高耗電企業自建光伏發電站和風電場,通過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實現降碳目標。
《證券日報》記者據天眼查APP統計發現,我國目前有超過31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光伏”,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光伏相關企業,其中,超三成的相關企業注冊資本在1000萬元以上。截至3月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今年新增光伏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超過9000家。
雖然業界對于光伏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光伏產業仍面臨成本高、發電品質差、功率不穩定、用電部門不愿接收等短板。
對此,張明森建議,國家要研究制定相應政策,對于通過自建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作為企業主要電源的,以及自建光伏、風電并就地轉化成氫氣自用或外送的,可以適度放寬其準入門檻,并給予一定的稅收及政策優惠。如果是就地自產自用或是發電場與耗電裝置之間不超過一定距離的,還可以允許自建自營自發電場到用電生產裝置之間的專用輸電網。通過這些措施,推動這些高能耗、電耗企業率先使用可再生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