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邢萌 昌校宇
3月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舉行。對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方面,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企業在創新能力、創新水平、創新貢獻上已經有很大的提高,在創新決策、創新組織、創新投入、創新成果的轉化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王志剛介紹,首先從投入方面來看,去年整個全社會研發投入是2.79萬億元人民幣,其中76%是企業投入的,這個投入強度非常大。二是在創新成果的轉化方面,3.7萬億元的技術合同交易額,其中90%來自企業。三是在研發組織方面,國家重點研發計劃79%是由企業牽頭或者企業參與的。同時,高鐵、5G、核電、新能源汽車以及科技冬奧、抗疫,很多都是企業在其中發揮著牽頭或者主力作用。同時還有一個趨勢,原來企業更多的是技術改造,現在在技術創新、基礎研究、原始創新方面,企業也逐步成為主力。
“要強調的是,創新不問出身,不管是大企業、中型企業還是小企業,不管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能作為創新的主體,只要自己能夠有這個能力,就會在國家層面上提供機會。對科技型大型企業,重點是怎么樣牽好頭,怎么樣當好盟主、當好鏈長。對中小企業,重點是怎么能夠在科技創新方面、在專門產品方面有自己的特長,通過科技創新能夠不斷進步、不斷發展。”王志剛說。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