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兩會報道組 吳曉璐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向大會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5年來,人民法院審結金融犯罪案件10.1萬件、金融民商事案件1037.7萬件,助力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
周強稱,過去5年,大幅下調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依法否定變相高息條款效力,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審慎處理涉連環擔保和P2P網絡借貸等案件,以市場化法治化手段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出臺懲治非法集資、操縱證券期貨市場等犯罪司法解釋,對財務造假、“老鼠倉”等資本市場違法犯罪零容忍。出臺證券集體訴訟司法解釋,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康美藥業案5.5萬名投資者通過特別代表人訴訟獲賠24.59億元。
最高法先后就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出臺司法保障意見,服務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
另外,人民法院著眼促進市場要素資源高效配置,加強破產審判工作。五年來,審結破產案件4.7萬件,涉及債權6.3萬億元,對仍有市場潛力的高負債企業通過依法重整實現重生,對資不抵債、拯救無望的企業宣告破產,實現市場出清。審結破產重整案件2801件,盤活資產3.4萬億元,幫助3285個企業擺脫困境,穩住92.3萬名員工就業崗位。
(編輯 喬川川 白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