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7月4日,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下的ETF交易正式開閘。高盛全球市場部大中華區股票業務主管馬智萍(Christina Ma)認為,ETF納入互聯互通交易機制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機制建立以來,對新交易工具擴容的標志性事件。
馬智萍同時表示,由于覆蓋核心資產或行業主題的ETF綜合覆蓋范圍更廣,間接拓寬了投資者跨境配置更多優質A股及港股資產的范圍,特別是北向投資者對ETF納入互聯互通機制期待已久。近兩年來,中國已與新加坡、韓國展開ETF互通機制的探討,未來ETF有望發展成為主流交易工具。
“交易首日,我們看到外資機構投資者反饋積極,高盛交易團隊已經完成了多筆互聯互通機制下的ETF交易。”馬智萍進一步介紹,作為能夠支持境外機構在QFII及全部互聯互通機制下投資的金融機構,高盛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外資通過ETF互聯互通機制流入中國市場。
“互聯互通機制的持續優化,將擴大國內資本市場機構投資者的比例,促進雙向跨境投資,提高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推動資本市場和資管行業穩健發展。此外互聯互通機制以人民幣作為交收貨幣,能夠增強境內外市場資本項下人民幣可流通性,提高人民幣作為投資貨幣的使用,也有助于人民幣國際化中長期發展。”馬智萍如是說。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