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基金頻道 > 基金動態 > 正文

          僅200萬元規模!“頂流”蔡嵩松接手“迷你基金” 基金公司花式保殼

          2022-07-06 06:11  來源:中國證券報

              諾安基金旗下知名基金經理蔡嵩松近日接手一只規模僅有201.11萬元的“迷你基金”。事實上,“換帥”只是“迷你基金”起死回生的一種辦法,目前市場上的“迷你基金”不在少數,還有基金公司用轉型、清盤等方式來處理旗下“迷你基金”。

              頂流基金經理出手

              日前,諾安基金發布公告,自7月2日起,因工作調整,蔡嵩松擔任諾安優化配置的基金經理,原基金經理吳博俊仍擔任諾安進取回報基金及諾安利鑫基金的基金經理?;?022年一季報顯示,諾安優化配置一季度末的基金份額總額為143.82萬份,基金資產凈值為201.11萬元,是一只“迷你基金”。蔡嵩松目前管理基金資產總規模約為284億元。

              針對蔡嵩松此次接手“迷你基金”,有基金分析人士表示,“頂流基金經理接手‘迷你基金’,可能主要是為了做大基金規模。行業中,有不少基金經理將‘迷你基金’做大的案例。”

              此前,有基金經理曾經實現漂亮的“逆襲”。例如,前海開源基金基金經理崔宸龍于2020年7月20日出任前海開源公用事業基金經理,該基金在當年二季度末規模只有0.13億元,到2020年底規模增長至4.84億元,到2021年底,這只基金的規模為258.16億元。

              除了“換帥”,在公募基金行業還有五花八門的“保殼”辦法?;疝D型也是基金公司“保殼”常用的方法,一些基金在轉型后,也取得了規模和業績的雙增長。此外,近年來,還有基金公司嘗試用基金合并的方法來解決單只基金規模過小的問題。

              “不少‘迷你基金’不會立刻清盤,因為有‘殼’價值。有資金需求的時候,‘殼基金’馬上可以用上,相比再去申報新基金省時省力很多。”有基金公司機構業務部門人士告訴中證君。

              投資“迷你基金”需謹慎

              市場上“迷你基金”的數量不在少數,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市場上有1603只基金規模不足5000萬元,774只基金規模不足2000萬元,337只基金規模甚至不足1000萬元。

              更多時候,基金公司還是選擇用清盤的方式來處理旗下一些沒有投資價值的“迷你基金”。近年來,基金清盤步伐加速。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7月5日,已經有95只基金清盤,2021年和2020年,分別有254只基金和173只基金清盤。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迷你基金”業績較好,今年排名靠前的基金中,多只基金規模較小。

              有公募基金人士分析指出,規模較小的基金投資小市值個股較為靈活,不用擔心大額資金進出影響持倉,個股調整過程中也不需要過多考慮流動性和沖擊成本,產品管理上能更好體現投資思路。同時,規模小的基金還能更好地享受到“打新”紅利。

              但上述人士也表示,一些規模較小的基金可能持倉相對集中,取得較高收益的同時波動也較高。此外,“迷你基金”可能存在規模過小導致產品清盤的風險,建議投資者在投資此類基金時慎重選擇。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