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今年以來,寬基指數產品規模持續增長,不斷吸引資金入市,已成為增量資金參與投資A股的重要工具。截至目前,境內ETF總規模已超過2萬億元,今年以來累計凈流入4320億元,其中寬基指數產品累計凈流入2193億元,占比過半。
近期科創100指數產品受到市場廣泛關注,推出不足兩月,規模已翻番。9月份成立的首批4只科創100ETF募集規模70億元,產品上市后持續吸引資金凈流入,最新產品規模已超140億元,較募集規模增長超一倍。第二批3只科創100ETF募集規模達到55億元。
市場人士表示,首批科創100ETF規模的持續攀升與第二批科創100ETF的火熱發行,顯示出投資者對科創板投資價值與寬基指數產品投資優勢的認可。
寬基指數通過其投資范圍的“寬”來平滑個股風險,跟蹤市場整體表現,獲取市場平均收益,從而吸引大量投資者參與其中。其中表現突出的寬基指數包括科創50、滬深300指數,今年以來分別吸引資金凈流入718億元和1054億元,產品跟蹤規模達到1455億元和3835億元,較年初增長74%和32%。
此外,今年年內發布的反映滬深市場較小市值規模上市公司證券的中證2000指數,產品開發熱度持續高漲,首批ETF募集規模54億元,5只增強ETF已獲批,另有多家公司表示有開發產品強烈意愿。
市場人士表示,在滿足居民財富管理需求的同時,ETF整合市場資源,幫助更多優秀標的公司拓寬融資渠道,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為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不竭動力。
近日,中證指數公司在上海舉行核心寬基系列沙龍活動,與會代表就指數投資、產品創新、市場生態等開展交流。
市場人士指出,參考過去數十年境外市場被動指數投資快速發展的趨勢,境內ETF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指數化投資具有透明度高、成本低、投資容量大等優勢,當前境內ETF市場處于高速發展階段,過往三年半累計增長超過140%,整體管理規模超過2萬億大關,但與海外相比,境內指數產品在公募基金管理規模中的占比,相比指數樣本市值的占比還很低。目前全球ETF管理規模已超10萬億美元,過去十年全球被動指數型基金管理規模發展迅速,從2011年占全球基金管理規模的20%提升至2023年的50%左右,被動投資規模和主動管理基金規模不相上下,而境內指數產品在非貨公募基金的占比才百分之十幾,發展潛力很大。另外,旗艦產品方面,標普500指數全球產品規模約5.7萬億美元,產品規模占指數總市值比重約為14%。而滬深300指數境內產品規模僅3257億元,目前滬深300指數樣本總市值39萬億元,指數產品規模占市值比還不到1%,滬深300指數產品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 閆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