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見習記者 毛藝融
今年以來,境內指數化投資趨勢加速形成。數據顯示,境內市場ETF規模突破2萬億元,較2022年末增長超4000億元,規模增速達32%,其中寬基指數產品貢獻過半增幅。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寬基指數產品累計凈流入超過2500億元,占全部股票ETF累計凈流入的一半以上,特別在三季度,寬基ETF凈流入占比達80%。以寬基ETF引領的指數化投資持續吸引資金入市,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滬深300、科創50指數產品累計凈流入分別達到1054億元、718億元,位居最受投資者青睞的寬基指數產品一、二位,并涌現出境內首只超千億元的滬深300ETF產品以及首只超千億份的科創50ETF。
“寬基指數產品生態豐富,配套衍生品有效促進了指數產品和流動性優勢的正向循環,市場認可度與持續配置需求不斷提升。”一位市場人士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貝萊德發布全球ETF市場觀察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美國、歐洲、亞太市場權益類ETF的規模分別為5.6萬億美元、1.1萬億美元、0.9萬億美元,股票市場總市值分別為44.3萬億美元、12.9萬億美元、21.1萬億美元,權益類ETF占股票市場總市值的比例分別達到13%、9%、4%。
有市場人士表示,“權益ETF的發展主要來源于寬基ETF推動,隨著境內市場生態的不斷完善,我國ETF正處于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對比境外市場,當前境內權益類ETF規模1.67萬億元,股票市場總市值近80萬億元,境內權益類ETF占股票市場的總市值僅為2%。我國ETF市場,特別是寬基ETF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編輯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