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珊
見習記者 彭衍菘
12月份伊始,新基金發行持續回暖,不僅發行速度有所加快,還出現了多只目標份額較高的產品。
受訪業內人士表示,這反映出市場行情好轉,投資者信心增強,對新基金的需求相應增加。此外,基金公司看準時機布局年底行情,加快新產品的推出節奏,為新基金發行回暖提供了條件。
Wind資訊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為統計口徑(下同),11月份共有142只新基金發行,環比增加122%,發行份額為1310.97億份,是10月份的2倍多。此外,11月份是今年以來第四個基金新發規模突破千億元的月份,當月新發規模僅次于4月份。
進入12月份,新基金發行回暖勢頭仍在延續。截至發稿,共有94只基金正在發行(各類份額分開計算,下同),19只新基金等待發行,另有11家基金管理人旗下的14只產品等待審批。新基金開啟認購的速度也在加快。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12月份新基金發行速度加快,發行數量也有望維持增長,顯示出市場對新投資機會的強勁需求。
從類型上看,債券型基金受到追捧。在目前正在發行的94只基金中,中長期純債型基金與偏股混合型基金數量依然較多,均達20只。實際上,在11月份新發行基金中,債基就“獨占鰲頭”,共發行52只產品,發行份額達1052.86億份,占比80.31%。
在朱克力看來,債券型基金或在12月份繼續成為發行“主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者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的風險偏好和資產配置需求。
某業內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利率下行,債券收益率具有吸引力,使得債券型基金成為投資者的優選。由于近期股票市場波動較大,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也使得債基受到追捧。
從規模來看,12月份伊始,公募基金市場有望迎來不少“大體量”產品。以認購起始日統計,12月份以來,已經陸續出現12只產品將募集份額目標瞄準在80億份及以上,而11月份全月僅有18只。例如,將于12月11日開始募集的泰康中證同業存單AAA指數7天持有期證券投資基金,募集份額上限額度暫時領先,達100億份。
“12月份新基金發行的另一顯著特點就是規模上限高,類型多樣,或對大額資金吸引力較強。”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工程執行主任袁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