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群
“世界水泥看中國,中國水泥看海螺”。在中國,可能沒有哪個企業能夠像海螺水泥這樣,對全球喊出這樣的豪言壯語。作為業內的巨無霸,海螺水泥正以兩天超過1億元凈利潤的節奏證明著自己的實力。
據海螺水泥披露的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77.92億元,同比增長55.46%;實現對應凈利潤207.16億元,同比增長111.20%;基本每股收益達到3.91元,主要原因是水泥的銷量和產品價格都得到提升。
若以前三季度270天計算,海螺水泥平均每天賺得凈利潤約7673萬元,而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手握貨幣資金高達312.33億元。
進入冬季以來,環保限產、錯峰生產形勢更加嚴峻。據中國水泥網數據監測,華東長三角地區的水泥、熟料價格近日強勢大漲,均價達到每噸529元,部分地區甚至突破600元。與此同時,珠三角、華北、西南等區域水泥價格也存在上漲壓力或已經再次上漲,預計后續水泥價格有望進入高位穩定階段。
由此不難判斷,海螺水泥2018年業績同比增速有望再度提升。
行業順風順水的時候,企業想不掙錢都難。作為傳統周期性行業,水泥一旦進入逆周期,如何保持業績穩定、不出現大的滑坡,則是行業領導者必須考慮的問題。為此,海螺水泥近年開始在子公司全椒海螺試點智能化工廠,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同時有效提升勞動生產率,即便水泥行業進入逆周期,也可以獨善其身。
今年7月份,全椒海螺基本完成了智能化工廠的建設任務。公司制造執行系統以產品生產為主,貫穿生產調度、物資、能源、設備、質量、安環、統計等環節的生產全過程管理平臺;確保工作執行可追溯可考核,為企業生產管理人員提供生產過程監控與管理工具,實現對生產管理業務全面信息化支撐,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全椒海螺的三維智能工廠系統則是基于三維建模、人員定位、數據融合等技術構建一套實時的三維工廠,實現全廠直觀可視化管理。通過人員定位技術,對企業內人員運動軌跡和工作狀態進行管理;通過融合第三方系統,對巡點檢的過程和效果進行記錄和呈現;對現場作業情況進行展示和對檢修安全進行管理;實時生產查看和設備參數查詢;查詢和快速導航等功能。
“智能化工廠是海螺轉型升級的重要創舉。這一試點完成推廣后,即便進入行業逆周期,公司也可以逆周期而生,這才是海螺最為可怕的地方。”接近海螺水泥的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