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進入12月以來,滬市多日成交量低于1,000億。整體低迷的氣氛下,在盛達礦業等龍頭股的帶領下,貴金屬板塊逆勢啟動。
最近兩個月,盛達礦業日均成交量從10月19日的不足3,000萬元,上升到日均1億元,其中12月11日單日成交2.21億元,登上當日龍虎榜。成交量放大的同時,股價也開始從底部回升。凌厲的走勢引來多家機構關注,上周五,招商證券、中泰證券、嘉實基金等八家機構聯合調研了盛達礦業。
從行業角度看,美股和美元指數均在高位震蕩,預期下行,投資者避險情緒加大,貴金屬有望成為資金避風港,相關股票率先受益。貴金屬主要是黃金、白銀,目前金銀比達到了85,處于歷史高位,且白銀的價格彈性較黃金更大,因而在低位徘徊多時的白銀,未來價格走勢更被市場看好。
上市公司基本面方面,今年8月,盛達礦業宣布收購獨立大型銀礦山——金山礦業,交易作價為12億元。本次收購已經12月6日股東大會通過,收購完成后,盛達礦業儲備的銀金屬量將超過8,000噸,預計明年白銀的采選收入占公司金屬采選收入60%左右。A股市場上,黃金類上市公司較多,而白銀類上市公司偏少,尤其白銀采選收入超過50%的上市公司,更成為了市場上稀缺的標的。因此,盛達礦業在貴金屬板塊中扮演了領漲角色。
盛達礦業2011年借殼上市。2011年至2017年,盛達礦業連續七年扣非凈利潤不低于2億元,連續七年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不低于2億元,累計向股東現金分紅達11.08億元,現金分紅率超過50%。目前,盛達礦業目前市值67億,市盈率19倍,作為低市值、低估值、高彈性的銀業龍頭,未來表現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