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何文英
6月17日晚,爾康制藥公告稱,6月15日公司與九勢制藥、時明昀簽署了《股份轉讓意向終止協議書》(以下簡稱“終止協議”),經各方同意并確認,公司于2018年9月28日與九勢制藥、時明昀簽署的《股份轉讓意向協議書》自終止協議簽署之日正式終止。
據此前公告,公司擬通過股份受讓的方式受讓時明昀所持有的不低于51%的九勢制藥股份,公司擬通過本次交易完善產品結構、構建完整產業鏈,并能通過實現協同效應提升雙方市場開拓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對于終止的原因,公司稱主要系各方為規避相關風險協商一致的結果。2019年1月份,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定公司全資子公司湖南爾康醫藥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爾康醫藥經營”)與九勢制藥在中國馬來酸氯苯那敏原料藥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認定爾康醫藥經營與九勢制藥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并進行了處罰。
鑒于上述因素,公司認為股份轉讓的條件尚不具備,為規避相關風險,公司與九勢制藥、時明昀經過友好協商,一致同意簽署《股份轉讓意向終止協議書》。公告稱,本次簽署終止協議是各方為規避相關風險協商一致的結果,協議各方均無需對本次終止事項承擔責任,不會對公司的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產生不利影響,不會影響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亦不存在損害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的情形。
實際上,在反壟斷的高壓態勢下,市場對于此次收購能否按預期完成并非沒有擔憂,2019年初就有中小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詢問公司因撲爾敏事件受到行政處罰是否會影響九勢制藥的收購。
有業內人士認為,九勢制藥大股東身陷司法訴訟,如果公司堅持帶病收購必然為日后埋下隱患。爾康制藥終止收購九勢制藥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股權糾紛風險,符合上市公司及全體股東的利益。
此外,近幾年我國醫藥行業重磅政策頻出。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帶量采購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廣執行,醫藥行業進入了政策主導下的新一輪變革期,政策對行業影響來的更快、更劇烈,此次,爾康制藥終止收購或為規避醫藥行業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編輯 喬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