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通電子從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向現代成熟企業的蛻變,為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作出示范。
證通電子董事長曾勝強介紹,他的家族成員較多,為解決大家的就業問題,在1993年創立了證通電子,公司的管理層和關鍵崗位基本由他的親戚和同學擔任。但隨著公司發展壯大,家族式企業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步顯現。礙于人情,公司的管理相對薄弱,制度建設較難。
2007年,證通電子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后,曾勝強開始有意識地讓親戚朋友逐步退出公司的治理和經營。證通電子開始按照上市公司的治理標準調整組織架構,設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等現代化企業治理架構。董事會成員中,有2名董事來自證通電子事業部的一線管理層。“這些人員的配置考量了監管要求,也考慮了他們的專業知識背景,以及時下的業務發展情況。”
經營管理層面,證通電子從外部引進大批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高管團隊均為職業經理人團隊,且均為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面廣的復合型人才。曾勝強表示,這樣的安排,有利于制定客觀公正、切實可行的經營管理決策。
業務管理層面,證通電子實施事業部制度。各個事業部均有獨立的產品和市場,是一個獨立核算的利潤中心。公司總部對事業部的授權和審批制定了標準,責、權、利匹配,又通過梳理和改進項目管理的流程體系,推進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效率。曾勝強認為,這讓公司在面對市場變化時反應靈活,能快速調整現有產品及業務流程,安排業務戰略部署。
曾勝強稱,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離不開控股股東的穩定。“實際控制人的資金安全是上市公司穩定發展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