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驚雷”之下 牧原股份回函闡述“經營邏輯”

          2021-03-17 06:21  來源:上海證券報

              面對《牧原會是驚雷嗎?》引發的猜測和質疑,處于輿論中心的牧原股份終于發聲了。3月16日晚間,牧原股份就深交所的問詢做出回復,對高毛利、大存大貸、大量工程關聯交易等熱點問題一一做出解釋。

              針對固定資產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遠高于同行業的問題,牧原股份在回復中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與同行業上市公司的生豬養殖模式存在差異。此外,在扣除保育、育肥舍后,公司固定資產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存在顯著高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情況,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不存在顯著低于同行業上市公司的情況。

              據披露,近年來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采用“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養殖模式,較之同行業上市公司代養模式“輕資產”,需公司自主投資建設生豬養殖場。

              針對與控股股東旗下河南牧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下稱牧原建筑)存在大量關聯交易的問題,牧原股份表示,公司與牧原建筑之間發生的關聯采購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較低,均低于20%。同時,在稅務政策和養殖場建設的特殊因素下,大量工程項目均由關聯方承建存在商業邏輯及合理性。

              牧原股份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雙方交易額分別為1.33億元、10.18億元、47.38億元和89.05億元,分別占采購總額的1.01%、5.88%、19.25%和19.08%。

              關于高于同行業的毛利率水平,牧原股份在回復函中稱,主要是因為公司生豬單位成本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公司及各同行業可比公司的種豬與仔豬來源、生豬產品結構和生豬養殖方式等存在差異。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牧原股份生豬業務毛利率為63.27%,遠高于同期同行業的溫氏股份(38.39%)、新希望(42.6%)、正邦科技(35.72%)、天邦股份(54.06%)。

              牧原股份進一步解釋稱,與同行代養模式相比,公司全自養模式在飼養環節可以大量采用先進、高效率的自動化設備,實現“精準飼養”,提高了人均生產效率,實現了規?;洜I,從而能夠降低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

              針對“牧原股份少數股東ROE遠低于母公司股東ROE”,牧原股份回復稱,主要原因系公司與華能貴誠信托有限公司、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戰略投資者合資成立的子公司均是在2019年末開始成立的,項目投資規模較大,但該部分子公司生豬養殖場的建設與產能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故導致少數股東權益較大但少數股東損益較低,加權平均少數股東凈資產收益率低于加權平均母公司股東凈資產收益率。

              關于“大存大貸”的問題,牧原股份稱,公司有息負債規模的變化與公司收入規模、資產規模、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的逐年擴大趨勢是一致的。

              數據顯示,最近三年末(2017年末、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有息債務余額占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比例的平均值分別為31.46%、74.45%和62.91%。2020年9月末,公司有息債務余額占資產總額、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比例與最近三年末的平均值不存在較大差異。

              2020年9月末,公司有息負債余額的增長速度高于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的增長速度,主要因為已披露的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僅為2020年前三季度的數據。假設四季度的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與2020年前三季度的平均值一致,則公司2020年全年的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分別為522.20億元和646.41億元,是2019年全年營業收入、經營和建設資金支出規模的2.58倍和3.18倍,與有息負債余額的增長速度保持一致。

              公司2020年9月末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大幅增長的原因,一方面是公司生豬養殖采用“全自養、全鏈條、智能化”養殖模式,生豬養殖場區的建設需投入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去年第四季度集中采購和工程款支付的需求。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