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桂小筍
3月17日早間,遠方信息發布公告,由于此前幾個交易日股價接連暴漲,公司收到深交所下發的關注函,要求公司就媒體報道稱涉及“電子身份”概念的相關情況進行解釋,并追問是否配合員工持股計劃的減持。
深交所關注到,近期部分媒體報道稱遠方信息涉及“電子身份”概念。而同花順數據顯示,3月10日至3月16日,遠方信息股價持續上漲,股價累計上漲96.03%。3月14日至3月16日連續3個交易日漲停。
2022年2月份,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電子證照擴大應用領域和全國互通互認的意見》提出,2022年年底前,企業和群眾常用證照基本實現電子化,到2025年,電子證照應用領域更加廣泛,加快推進出生醫學證明、戶口簿、身份證、社會保障卡等個人常用證照電子化應用,推動相關電子證照普遍使用。
今年3月中旬,在二級市場,多個電子身份概念股出現異動,也有不少投資者在互動易等平臺上追問公司,是否有電子身份相關業務。
對此,多位分析人士認為,“電子身份”概念股漲幅之高出乎意料。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說,“和過往其他的概念股相似,投資者在追逐時并不能準確分辨這些公司是否真的有相關業務。行業紅利并不是所有的‘概念股’都能吃到,要看公司是否真的有業務,且業務在這個領域的深入程度,如果只是在蹭概念,投資者還是要關注風險。”
對于媒體報道,3月16日,遠方信息公告稱,暫未直接涉及電子身份證業務。
對此,深交所關注并要求公司核實并說明多個事項,“按照細分產品類型列示公司近兩年的營業收入構成,并說明公司各類產品或服務與‘電子身份’概念、電子證照相關業務是否存在關聯性,如有,說明涉及的具體產品或服務的用途,相關產品或服務的市場競爭格局及公司的市場占用率,相關產品是公司已有產品還是在研產品,過去兩年相關產品的產能、產量、銷量,形成的收入及利潤情況;結合電子證照相關業務的政策環境、產業鏈格局、市場競爭情況、發展趨勢等及與你公司業務的關聯性,說明相關概念對公司生產經營的具體影響,并充分提示風險。”
需要關注的是,在3月16日,遠方信息還發布公告,稱公司“遠方長益2號”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共計560100股已于3月16日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全部出售完畢。這引起了監管部門的關注,要求公司說明該員工持股計劃無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
同時,關注函還要求說明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持股5%以上股東、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直系親屬最近1個月買賣公司股票的情況,未來6個月內是否存在減持計劃及減持計劃具體內容,是否存在內幕交易、市場操縱、違規買賣公司股票的情形,是否存在炒作股價配合相關人員或員工持股計劃減持的情形。
(編輯 田冬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