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昱丞 見習記者 王鏡茹
1月30日晚間,華鐵股份公布2022年業績預告,報告期內,公司預計2022年實現歸母凈利潤-17億元至-15億元,歸母凈利潤錄得為負的主要原因系商譽計提的減值約17至19億元以及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高毛利產品訂單延遲交付不能及時確認收入。
預計經過本次計提后,華鐵股份總商譽占資產比例約降至20%左右。商譽計提是對未來商譽壓頂造成業績“黑天鵝”事件的提前釋放與規避,客觀上對企業長期健康良性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不會對公司的基本面、生產經營和現金流造成影響。
此外,公司2022年報業績預告中所披露的凈利潤另一主要變化原因系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部分高毛利產品訂單延遲交付不能及時確認收入。公告顯示,華鐵股份核心業務高鐵座椅、給水衛生系統等產品的市場份額依然保持行業領先地位,隨著行業的復蘇,公司作為多品類的軌交零部件制造商的優勢也將逐步顯現。
公開資料顯示,華鐵股份是國際化的軌交核心零部件制造商,其核心產品在動車組新造和修造市場均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近年來,華鐵股份持續提升核心產品競爭力,基于自身多年積累的產品和技術經驗向其他業務領域進行拓展,逐步構建公司在大交通領域核心供應鏈的戰略布局。
2022年以來,華鐵股份基于自身多年積累的產品和技術經驗向其他業務領域進行拓展,形成以軌道交通零部件制造為核心,城軌與后市場業務持續壯大,戰略型新業務不斷拓展的新格局。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華鐵股份與全球第三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之一麥格納國際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中國山東省青島市成立一家合資公司,面向約定客戶的新能源汽車提供業內領先座椅系統解決方案。此次合作是華鐵股份基于公司高鐵座椅領域技術儲備的延伸發展,有助于華鐵股份快速進入新能源汽車行業。
在民用航空修造領域,華鐵股份宣布與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全資子公司北京凱蘭航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從民用航空器零部件維保項目入手,建立零部件及系統維保供應鏈關系。至此,華鐵股份“大交通戰略”再落一子,實現了在國內航空器以及新能源汽車零部件領域的產業布局。
未來,華鐵股份將進一步聚焦軌交主業,進一步提升維保及國際業務占比,持續拓展新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并穩步實現經營擴張。
(編輯 田冬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