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5月8日,東銀控股旗下兩大上市公司迪馬股份和智慧農業雙雙發布公告稱,其控股股東東銀控股于近日收到債權人重慶市興業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業實業”)的告知函,興業實業已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五中院”)遞交了申請對東銀控股重整的相關資料。
前一天5月7號,東銀控股宣布,其和重慶國資平臺江南城市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江南集團”)簽訂了《戰略投資框架協議》,計劃通過進行司法重整,實行資產、債務、權益以及業務一攬子重組,根本性推動企業脫困。
兩家公司均稱,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東銀控股尚未收到法院受理重整申請的文件。
一旦司法重整申請被法院受理,對于東銀控股以及旗下上市公司來說,都是一個利好消息。
從過往企業申請司法重整的成功經驗來看,一旦重整方案被法院通過,東銀控股的債務本金將大幅降低,利息和罰息也會降到有一個很低的水平甚至免除,違約金則會被免除。
進入重整程序后,企業的征信也會得到逐步恢復。最重要的是,隨著戰略投資者的資金或者資源注入,有利于東銀控股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提升持續經營能力。
在本次被申請司法重整前,東銀控股與江南集團簽訂了《戰略投資框架協議》。根據東銀控股透露的協議內容:重慶國資平臺江南集團獨立或與其他聯合投資體,會作為重整投資人參與東銀的重整程序。其和聯合體并被確認為重整投資人后,將執行投資協議和重整計劃。待成為東銀控股股東后,則將進一步整合相關產業鏈資源,同時加大對東銀核心業務資金和資源的投入,提升東銀集團的經營業績和行業地位,將其打造為覆蓋有色礦產開發、煤炭資源開發、通用機械制造、高端制造等于一體的大型產業集團。
根據錦天城律所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破產重整2023年度報告》,2023年被法院批準重整的15家上市公司,成功率達到100%。同時,過去三年的數據顯示,破產重整對于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的改善有顯著效果,對營業總收入和扣非凈利潤也有顯著改善效果。
2023年度引入重整投資人的14家上市公司中,重整后變更控制權的共有6家,占比43%;另有5家重整后不會變更控制權,占比36%;2家控制權可能會發生變化,1家公司控制權是否發生變更存在不確定性。
(編輯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