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公司產業 > 上市公司 > 正文

          通威股份:行業優勝劣汰不可避免 今年底公司N型電池產能將超100GW

          2024-05-17 00:56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舒婭疆

              5月15日,通威股份召開2023年度暨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說明會。在光伏市場競爭加劇,產業鏈價格持續承壓的背景下,龍頭企業的經營策略和對于行業趨勢的觀點受到市場廣泛關注。

              通威股份董事長兼CEO劉舒琪在業績說明會上表達了對于行業前景的信心:“光伏行業具備非常確定的發展空間,短期來看光伏產業鏈存在階段性供需失衡,但是單純說‘產能過剩’并不全面。中長期來看,無論從全球能源轉型加速還是未來AI終極應用場景來看,光伏依然具備較高發展潛力。憑借高經濟性、環境友好性、資源公平性,光伏發電有望成為未來三十年全球能源的‘第一主角’,還有廣闊發展空間。”

              據公司高管團隊介紹,通威股份持續發展先進產能,目前公司N型硅料產品的產量及銷量占比均在90%以上,2024年底公司N型電池產能規模將超100GW,產能結構繼續行業領先。此外,公司云南二期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已經投產,包頭三期20萬噸高純晶硅項目也將于2024年如期投產。

              堅持多技術路徑并行研發

              2023年,通威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391.0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74億元;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95.7億元、-7.87億元。

              對于技術路線的選擇問題,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國家級)主任邢國強表示:“未來的技術路線選擇需要基于產品經濟性、穩定性、可靠性、市場接受度等方面綜合評估?;诠绢I先的技術研發體系以及企業戰略發展定位,公司堅持對多技術路徑的并行研發。”

              邢國強介紹,當前,TOPCon為市場選擇的主流技術,通威股份作為行業TOPCon PECVD技術發展的領頭企業,產品轉換效率、良率、非硅成本等指標全面領先;在異質結方面,公司是最早建成GW級HJT中試線的企業,在該技術的研發上持續維持行業領先優勢;在IBC技術方面,公司已經完成了P型和N型IBC技術的開發。

              公司的產能結構也受到投資者關注。通威股份董秘嚴軻等人在業績說明會上介紹,目前公司N型硅料產品的產量及銷量占比均在90%以上;公司正加快TNC電池等先進產能的建設,并同步推進部分PERC產線升級,預計2024年底公司N型電池產能規模將超過100GW,全年公司N型電池出貨占比預計將超過70%。

              行業公司普遍承壓

              在光伏產業階段性供需失衡的背景下,市場競爭呈現愈發激烈的態勢,行業公司普遍承壓。弘陽太陽能創始人劉繼茂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需要淘汱技術落后、成本較高的產能。預計多晶硅價格將持續承壓,只有等落后產能出清之后,價格才能回穩。”

              通威股份在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各環節產品價格快速下跌背景下,行業已出現部分企業終止項目投資或推遲項目建設的情況。

              “行業優勝劣汰不可避免,頭部企業憑借多年來對光伏產業周期的深刻理解、結合自身經營特點,已在諸多方面建立了綜合競爭優勢,有望在本輪行業洗牌后進一步擴大經營優勢,鞏固市場份額。”劉舒琪說道。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高級副總裁孫連才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通威股份的多晶硅全年平均生產成本已經降至行業領先水平,在N型硅料產品方面具有較高生產技術和市場份額,在N型電池方面的發展也保持領先,這都是公司在競爭中的優勢。同時,公司還需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以應對光伏行業的快速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帶來的挑戰。

              劉舒琪表示,面對行業競爭加劇的挑戰,公司將不斷打磨自身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降本增效,為客戶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公司將保持對多技術路線并行研發,并持續做好新技術進展的動態評估。此外,長期以來公司也保持了充沛的現金流,且資產負債率始終處于合理水平。未來,我們會繼續兼顧好資本開支與現金流保障的平衡,來抵御市場環境變化。”

          -證券日報網
          国产精品传媒99一区二区_国产高潮抽搐喷水高清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蜜_国产麻豆剧传媒精品国产AV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