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亞男
“共享單車第一股”永安行重大資產重組有了新進展。
在停牌10個交易日后,12月4日晚間,永安行披露了重大資產重組預案。12月5日,永安行復牌,公司開盤即漲停,截至記者發稿,永安行股價為17.29元/股。
重大資產重組預案顯示,永安行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馬飛、徐紀洋、上海適誼、福建星拱等13名交易對方購買其合計持有的上海聯適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聯適”)65%股份,并向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本次交易最終價格尚未確定。根據預案,永安行此次購買上海聯適65%股份的發行價格為9.80元/股。同時,本次交易募集配套資金將用于支付本次交易的現金對價、中介機構費用、相關稅費、補充上市公司及標的公司流動資金等。
資料顯示,上海聯適主要從事“自動駕駛、農機無人駕駛、智能作業、農業機器人”等農機裝備智能化業務,并開發出了“單機智能→多機協作→耕種管收全程無人化管理”的智慧農場解決方案,主要應用于農業生產中耕、種、管、收全程作業的各個環節。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上市公司,永安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在自動駕駛、無人駕駛產品方面,目前標的公司推出了電動方向盤自動駕駛、智能化無人機駕駛系統,其主要產品在行業內屬于先進產品。”
從上海聯適的收入構成來看,其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重超過70%。
根據上海聯適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2022年度、2023年度及2024年上半年,上海聯適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4.22億元、2.36億元,分別實現凈利潤5287萬元、6327萬元、2731萬元。
在上海聯適納入合并報表后,或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永安行虧損。
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及2023年,永安行凈利潤分別虧損6750.63萬元、1.2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永安行依然延續虧損,凈利潤虧損2993萬元。對于虧損的原因,公司方面則在定期報告中提到,與市場需求減弱及應收款回款較同期減少有關。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海聯適的盈利能力較強,有望為永安行帶來新的收入和利潤增長點。不過,上海聯適雖然是農機自動駕駛領域的龍頭企業,但行業競爭激烈,市場份額下滑。永安行還需要綜合考慮協同效應、市場分析、財務評估和治理整合等多方面因素,以確保并購能夠帶來預期的效益。”
目前,永安行的主要業務是基于物聯網和數據云技術的共享出行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運營服務,深度布局與共享、綠色出行相關的高新技術領域,將氫能、新型存儲芯片等相關領域作為未來的重要發展方向。
有不愿具名共享出行行業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永安行主業所在的共享出行在經歷了快速增長階段后,市場格局和行業規模都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隨著政策逐步放開,行業集中度及發展空間有望進一步提升。而在其主要押注的氫能賽道,當前氫能技術的推廣仍需要政策支持,尤其在成本控制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存在挑戰。”
記者注意到,上海聯適曾“闖關”科創板IPO未果。今年7月份,上海聯適主動撤回科創板IPO申請,隨后上交所終止其IPO審核。
永安行在預案中表示,本次交易將有利于上市公司快速提升盈利能力,加速進入農機無人駕駛領域,獲得技術積累,豐富戰略新興板塊業務布局,打造新質生產力?;谝延械霓r機自動駕駛與作業控制相關技術,上海聯適的技術可以較快向林果業、設施農業、農業物聯網甚至其他交通工具的農機無人駕駛等領域進行延展。上述與上市公司的基于物聯網和數據云技術的共享出行系統的業務模式有較強的相似性和共通性,也為與上市公司出行等業務的協同、融合提供了技術支撐。
上述公司工作人員表示,本次交易具體情況還在進一步評估中,具體重組方案也在積極推進中,關于上市公司后續業務發展方向可關注公司公告。
(編輯 上官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