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李萬晨曦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公布了科創板首批受理上市申請的9家企業名單。其中,獲得交易所受理的安翰科技、科前生物兩家公司都位于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生物產業基地(以下簡稱:光谷生物城)。
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錢德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的重要產業是生物醫藥,生物醫藥在湖北省是戰略產業,光谷生物醫藥城是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此次科創板首批受理兩家企業出于此絕非偶然,得益于前期的多方的共同努力。”
生物醫藥企業入圍首批科創板
據悉,此次入選科創板受理名單之一的安翰科技的主打產品為自主研發的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該產品已被納入《國家消化道腫瘤篩查及早診早治計劃》之胃癌篩查流程,并在全國31個省市的數百家醫療機構廣泛普及。
“安翰磁控膠囊胃鏡機器人是能夠對人體胃部進行精準檢查的膠囊胃鏡,獲得國家藥監總局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安翰自成立以來,擁有磁場控制、光學成像、芯片集成及相關軟件等多項專利技術。”安翰科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據安翰科技招股書顯示,公司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5億元、1.72億元和3.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62萬元、-1034萬元和6594萬元。安翰科技2016年至2018年的研發投入合計為1.61億元。
作為動物疫苗細分龍頭企業的科前生物此次也成為了科創板受理企業之一。其主要產品則是豬用疫苗和禽用疫苗。2017年,公司在國內非國家強制免疫獸用生物制品市場銷售收入排名第二、在非國家強制免疫豬用生物制品市場銷售收入排名第一。
據招股書顯示,科前生物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90億元、6.33億元和7.35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6億元、3.20億元和3.89億元。
“創新支撐科前發展,科創板細則出來后,我們發現公司發展的基本面以及戰略符合科創板的核心定位。因此遞交了科創板上市的申請材料。”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吸引資本方面,生物城走在前列,跟省內外共建產業基金,這些資本都瞄準生物醫藥領域前沿方向,為這些企業成長打下基礎。”錢德平如是說。
事實上,生物城在近五年內在為企業上市培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積極為小企業融資,組織小企業項目路演,為企業免費服務等。錢德平表示:“我們鼓勵生物城的企業登陸多層次資本市場,借助資本市場的平臺,做強主業,連接資源,打通上下游,制造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
資本市場“光谷板塊”形成
資料顯示,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別稱“中國·光谷”。成立于1988年,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為首批國家級高新區,2001年被原國家計委、科技部批準為國家光電子產業基地,即“武漢·中國光谷”。
“起初,生物醫藥產業在光谷園區內還并不算支柱企業,而是以光電子產業為主導,但是光谷不在光,而在谷。光谷不能束縛在某一個產業,應該利用光谷的優勢來發展相關高科技產業,光電子產業的基礎與健康領域融合,健康項目有關的大部分與光電子有關,依托東湖高新區建設光電子產業中心,光電子產業為支撐,打造光谷生物城。”錢德平向記者介紹。
而生物城培育的企業,也與科創板支持的產業不謀而合。“安翰科技、科前生物這兩家企業擬登陸科創也不是搶出來的,生物城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說生物城資本市場的通道已經打開。”錢德平表示。
2018年11月7日,光谷“上市十條”出臺,以支持光谷企業境內外上市融資,加快光谷資本市場發展。據東湖高新區金融辦負責人介紹,該區10萬家市場主體中,90%以上為民營企業。光谷圍繞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核心產業板塊,儲備了200多家優質企業,創建上市后備企業庫。再從后備梯隊中遴選28家“金種子”企業,進行重點跟蹤輔導,助其加快上市步伐。